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墨迹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行书墨迹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从楷书过渡行书最好的碑帖是什么?
1.怎样面对当前的问题:你学习柳体,写的应该是玄秘塔或神策军,这两个帖都来源于碑刻。初学书法的人是不应该学碑刻的,入门就学碑刻的害处就是写字死板,往行书过渡极其困难。现在既然已经学了就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它,弄清楚“过渡”困难的原因是啥,找到原因就有办法解决。
2.原因分析:碑刻的缺点就是丢掉了笔法细节——入笔、发力、调锋、收笔、连带、承接、呼应等内容,这些丢掉的东西,恰恰是写行书必须的元素,也就是说连接楷书和行书的桥梁没有了——“过渡”就难在这里。3.解决办法:找回笔法。离行书最近的楷书是智永楷书千字文,其次是褚遂良的倪宽赞这两个帖都是墨迹本,用笔细节极其清晰。特别是智永千字文,笔法直接来源于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与行书有着天然的联系。写一段时间的千字文,笔法熟练后,可写兰亭序或者王羲之信札,从而实现由楷向行书的顺利过渡。
从楷书过渡行书,绝大部分习书者是从《圣教序》入手,而《圣教序》是碑刻,启功先生说"师帖不师碑"。他主张师法古人墨迹,认为碑刻要经过刀刻,再加多年风化剥蚀,不易见其原貌,墨迹则可看出古人如何运用笔墨,师墨迹可以得自然灵活之气。他自己则曰"半生师笔不师刀"。
而且,我们初学《圣教序》,都会有笔法看似简单,其实起,承,转,合技法相当丰富,笔法多变,一个"点"就有十多个写法。所以我们必须像上中学时那样,有课本为主,同时也要有参考书以借鉴,在临《圣教序》时.一般有这样几个笔法结构来自于王羲之的帖来协助临写,
一是《智永千字文》,这个也是启功先生最早临习的帖子,所以喜爱启功风格的可以参考,《智永千字文》墨迹保存最久的法帖之一。他的书法,结体精严,笔画清俊潤健,结体轻重错落,风神俊朗而雅俗共赏,具有鲜明的王羲之笔法特点。
一个是赵孟頫的《临兰亭序》,赵孟頫特点是对王羲之笔法全面掌握后,又能化繁为简,再一个赵体字也有楷化行书之说,所以能在初学时给人以很多启示和笔法帮助。
再一个有《王铎临圣教序》,如果喜欢王铎甚至米芾书法的,可以临习,因为王铎书法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王羲之和米芾的笔法,
还有一些书帖也很优秀,可供楷行书的过渡。
如薛绍彭,用笔洗练,特别是他著名的《***山诗卷》
比如李邕的行书,素有"右军如龙,北海如象"的美称。
书法学习过程中讲求循序渐进,急不得,只能慢慢一步一步学习。楷书以唐人为极致,上可追魏晋,唐以后的楷书就不值得一提了。唐人楷书之中,以今天的审美标准和对书学艺术的审美来看,颜筋柳骨也慢慢淡出视野。颜、柳的楷书虽然筋骨扎实,但是多了一些呆板和媚俗气息,用来打基础还可以,但作为学习不是首推的法帖了。
唐代的书家都是取法于魏晋二王,在二王基础上进行改变创新,颜、柳自然不例外。所以,说到由楷书向行书的过渡问题上,还是回归到二王一脉。二王书风中,出现最早的具有行书笔意的楷书作品就是隋代智永的真书千字文。笔法是典型的二王体系,虽是楷书,但笔画之间的联系变得紧密灵活,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提前训练行书的连贯。是在由楷书向行书学习转换过程中,最佳的学习教材。
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二王一系是始终贯穿着几千年书法史,哪怕是颜真卿一系的篆籀行书,也是由早期受二王影响,后期自己改变创新而成。所以,智永千字文不失为最佳的楷行过渡的首选范本。只是楼主所说的所学柳体,个人感觉可以换帖学习,比如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等的法帖也都是很高的取法,不一定拘泥于传统的颜筋柳骨,这样也便于后期行书的学习。
谢邀。根据本人学书法经历和体会,推荐《智永真书千字文》。从楷书到行书有一个大的飞跃,学行书的必习王羲之《兰亭》和《圣教序》,但从楷书直跳而练多不适,用笔难以把握,而智永真书能让楷书和行书相联,其书既集王书之宗,又展书法之美,有天下第一法书之称,是习书的好范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墨迹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墨迹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