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的大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的大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问古人写字的尺寸一般是多少,用笔的笔毫有多长?
练习过一段时间的书法,很羡慕那些写一把好字的人,无奈少年时的心浮气躁实在不适合练字,是以只练过很短一段时间,一直到现在还是一笔烂字。
练字一般从楷书开始,楷书是基础,练的是字形、结构、笔划,论字的大小也是以楷书为例:
中楷:一寸见方,也就是3.3厘米见方左右。字体大小以此为准。
小楷:是指中楷一半大小,字体1.6厘米见方左右。
大楷:是指中楷两倍大小,字体6.6厘米见方左右。
榜书:或者又叫斗书,古称“署书”、“擘窠大字”,这些都是几十公分以上的大字,牌匾、对联等常用。
蝇头小楷:是指小楷一半大小,0.8厘米见方以下的小字。
毛笔的尺寸根据字体大小选择,字体大小最好跟字帖的字一致,这样更容易练习笔划。小楷用小号,中楷用中号,大楷用大号。小号笔毫6分左右,中号一寸左右,大号一寸半左右。初学者最好用狼毫笔,笔锋硬、吸水少容易掌握,字体骨感强。而羊毫笔写出的字更圆润。
爱美食,爱美文,喜欢就关注我吧!
古人写字的大小也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有所变化。从现存的文物我们可以看到,秦汉时期古人字主要是写在竹简、木片上,虽没有统一的尺寸,《云梦秦简》的《秦律十八种》简长27.5厘米,《法律问答》的简长却只有25.5厘米。而简的宽度也大约在0.5厘米左右,0.6、0.7的有,0.4的也有。
汉简和秦简尺寸差不多,魏晋时期,纸张成为只要记录媒介,《伯远帖》是东晋王珣给亲友伯远书写的一封信,纸本,行书,5行共47字,纵25.1cm,横17.2cm。每个字也就2.5cm左右。
唐代《祭侄稿》纵28.3厘米,横75.5厘米,单字在2.8cm左右。
宋代《苕溪诗帖》又名《苕溪诗卷》,北宋书法家米芾书,纸本,行书,纵30.3cm,横189.5cm,单字大小3.5cm左右,
明代唐寅《落花诗》纸本册页,三十四开,每开尺寸27cmx30Cm,单字也是3.5cm左右。
纵观古代书法经典,行草书一般不超过4cm,由此可知,笔的长度也应该在4cm以下。明后期随着大幅纸张和羊毫毛笔的广泛使用,书法作品的尺幅开始变大,出现了不少四尺中堂对联。
综上所述,在临帖的时候要注意靠近古人,笔用中小兼毫,字尽量接近原贴大小,适当放大,避免把单字放大数倍临摹的情况,放大临摹导致笔法、书写速度、线条把控都不对,属于重新创作。
练习行草书写多大的字为好?
练习行草书字的大小最好与字帖上的字尽量接近为好。练习书法要临摹古代碑帖,行草书亦然。过去人们写的行草书基本都是书信形式,所以字比较小,要想学好行草书,只有和字帖字的大小尽量接近,才可在用笔、结字、韵味等精细方面学得精准到位,才能真正理解其中奥妙。如果写的很大一定不会精准也是学不到精髓的。
毛笔尺寸适合写多大的字?
锋径0.85 的狼毫笔基本适合写大楷(一般认为2.5公分字径以上的楷书都统称为大楷),0.7 公分、0.8公分的适合写中楷,但是羊毫笔一般是写行、草书用的,较软不太适合写楷书.
以写楷书为例,按大小尺寸及用途分的话,我们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种:小楷、中楷、大楷、对联及榜书牌匾所用的毛笔,毛笔的大小和尺寸主要看的是毛笔笔头的出锋长短(锋长)和锋径。
1、小号毛笔
出锋在2.1cm左右,锋径0.5cm左右,适合写那种如硬币大小的小楷。
2、中号毛笔
出锋都不超过5cm,锋径也不超过1.2cm,这样的毛笔通常用来写中等大小的字,也就是平时见得多的那种米字格(米字格通常是9cm-12cm见方)的纸适合用的毛笔。
3、大号毛笔
出锋5cm以上的,锋径大于1cm,这样的毛笔可以算是大号毛笔的,平时写对联用这样的就差不多。
4、写榜书牌匾用的毛笔
出锋9.3cm,锋径2.7cm,写对联也好,写牌匾也好,这么大的笔都可以从容应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的大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的大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