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词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词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侬词全诗?
1、《我侬词》诗词正文: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2、元代江南有个大才子叫赵孟頫,是继苏东坡之后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全才,他的楷书被称为‘赵体’,对明清书法的影响很大。他的妻子叫管道升,这也是个女才子,善画竹,著有《墨竹谱》传世,对后人学画竹大有裨益。
3、赵孟頫官运亨通,一朝得志,年近五十了却慕恋年轻漂亮的女孩儿,当时名士纳妾成风,赵孟頫也不甘寂寞想纳妾,他不好向妻子明说,可文人有文人的办法,作了首小词给妻子示意: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4、他的意思是说,你没听说王羲之先生有叫桃叶、桃根的两个小妾,苏轼先生有叫朝云、暮云的两个小妾。我便多娶几个妾也不过分,你年纪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他妻子看后便写了一首《我侬词》。
5、赵孟頫得词,只好停止了纳妾的念头,此成佳话。
《我侬词》:注释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如此多情,情深处,像火焰一样热烈,拿一块泥,捏一个你,捏一个我,将咱俩再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我的泥人中有你,你的泥人中有我,我愿意与你同生在一个襁褓里,同死在一口棺材里。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真有这神仙般的感情吗?
这是一首极具夸张美感的情诗。诗意的夸张给人的是一种曼妙的想象画面,好像是相爱的一对情侣,相隔遥远的思念之情。其实应该是一种爱意的夸张表达,夸张之处一在意境,二在回味。深陷爱河的男女,无时不在爱的长河之中,而在现实中,最长的河流莫过于长江,而长江之水隔不断此双方的爱意,愿意长久地徜徉在爱的长河之中,畅饮爱的甘甜。这种描述才是真心相爱之人真实情感的表露,恐怕就是神仙也要艳羡了吧。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是宋代词人李之仪的作品。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词是写给他的红颜知己杨姝的,李之仪人生失意之时,遇到杨姝对她一见倾心,把她当知音,恋人。面对滚滚东逝奔流不息的江水,心中涌起万般柔情,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爱情词。
这首词,看似简单,却成为爱情诗中的精品。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真有这神仙般的感情吗?
有没有这样的感情就应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作者: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北宋词人。宋哲宗时曾任枢密院编修官。与苏轼相交好。李之仪因为得罪了权贵蔡京,被贬到京城之外的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到了太平州后,李之仪的儿媳去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而后发妻和儿子也相继去世,这给他造成了极大的打击。此时的李之仪生活窘迫、又常年生病,每天与樵夫农人相交,超然世外。听天由命的他时常徘徊于姑溪河畔,得与当时绝色歌女杨姝邂逅相遇。
从相识到相知李之仪将杨姝视为知音,写下不少诗词供她弹唱。日子久了,两人情意萌生,结为夫妇,形影不离。
与杨姝的相遇似乎慢慢治愈了李之仪内心的伤痛,他静下心来,读书著作,夫妻俩经常携手访山寻友,相处十分融洽。一年秋天,李之仪和杨姝游玩来到长江岸边,只见长江之水滚滚东流,日夜川流不息,他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写下了《卜算子》,没想到竟成了千古绝唱: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这首诗寄托了李之仪与杨姝坚贞不渝,相濡以沫的爱情。这种爱情在古代也是有的,如:
“举案齐眉”的梁鸿和妻子孟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词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词楷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