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双字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双字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代有哪些文人?
何为“文人”?文人墨客、文人书生......“文人”从其定义来说就是写过很多文章的人。清朝继承前朝制度以科举制选拔人才,无数学子寒窗苦读考科举,这些写八股文章的都可以被称为文人。但是您既然这么问,个人揣度你问的应该是清代有哪些名气较大,让后世推崇的文人。那么这个范围就小了很多,我们从清朝建立初开始列举。
后金建立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去世之后,其八子皇太极继位,皇太极重用汉臣,推行满汉融合,使得国力大增,1636年,称帝,定国号为大清,后世之人称之为清代或者清朝。皇太极在位时期,清朝比较出名的文人有:1、范文程,从小喜欢读书,18岁考中明朝秀才,自归顺清朝后,在皇太极手上得到重用,清朝初期的发展方针、大政很多都是出自于他的建议,皇太极的很多诏书都是交给他起草,文字功底颇为深厚;2、宁完我,从小也是喜欢读书,博闻强识,对文史很是精通,担任过弘文大学士,翻译过《三国志》、《洪武宝训》等,还担任过《明史》修撰的总裁,文史造诣很高;3、罗绣锦,皇太极时期同样是一位精于文史的人才,编撰过《太祖实录》,担任过国史院学士;
皇太极去世之后,福临继位,称为顺治皇帝,顺治皇帝沿用其父国策,更加重用文人,积极推行汉化改革,顺治时期涌现出比较出名的文人有:1、洪承畴(皇太极时期未被重用,顺治时期才被重用)自幼学习刻苦,没书读就借书读,23岁考中明朝举人,24岁考中明朝进士,归顺清朝以后,屡建功勋,顺治时期担任弘文大学士,还有《太宗实录》编撰总裁;2、陈名夏,明朝崇祯十六年的探花,顺治2年归顺清朝,担任秘书院大学士,在当官的同时还留下很多诗文,著有《石云居集》;3、成克巩,自幼苦读,崇祯十六年考中进士,顺治2年归顺清朝,担任国史院检讨,后升到了秘书院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多次主持乡试、会试,期间还多次去搞历史工作,充任过《太祖实录》、《太宗圣训》等总裁官;4、周亮工,周亮工是崇祯十三年进士,明末清初的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博览群书,著作有《赖古堂集》、《读画录》等;5、钱谦益是万历三十八年的探花,东林党领袖之一,顺治2年归顺清朝,担任礼部右侍郎,《明史》编纂副总裁,人品虽然不咋的,文学功底还是很不错,著有《有学集》、《初学集》等;6、龚鼎兹,极尽文人风流,放荡不羁,著有《定山堂集》等;7、吴伟业,诗才优秀,还是位戏剧家,著有《洛阳行》、《圆圆曲》等。值得一提的是钱谦益、龚鼎兹和吴伟业三人被称为“江左三大家”。顺治去世之后,玄烨继位,是为康熙皇帝,康熙帝在位期间比较出名的文人有:1、宋荦,著有《西坡类稿》,田雯,著有《古欢堂集》,王又旦,著有《黄湄集》,曹贞吉,著有《珂雪集》,叶封,著有《嵩游草》,颜光敏,著有《乐圃集》,丁澎,著有《药园集》,曹禾,著有《峨眉集》,汪懋麟,著有《梧桐阁集》,谢重辉,著有《杏村诗集》,以上十人为康熙年间出名的“金台十子”;2、王士祯,诗人、学者、文学家,县试、府试、道试都是第一名的成绩,著有《满经堂集》、《香祖笔记》等,曹尔堪,柳州词派盟主,顺治9年的进士,著有《南溪词》等,宋琬,顺治4年的进士,著有《安雅堂集》等,沈荃,诗人、书法家,顺治9年的探花,著有《充斋集》等,施闰章,顺治6年的进士,文章雅致,著有《学馀堂文集》,王士禄,为人风雅,顺治12年的进士,著有《然脂集》等,汪琬,诗人、散文家,顺治12年的进士,著有《尧峰诗文钞》等,程可则,诗文奇秀,顺治9年会试第一名,著有《遥集楼诗草》等,以上8人被合称为“海内八大家”;3、梁佩兰,顺治14年乡试第一名,著有《六莹堂前后集》等,方殿元,擅长乐府诗,康熙3年的进士,著有《九谷集》等,方还,方殿元之子,善写诗,著有《灵洲集》等,方朝,方还的弟弟,同样善于写诗,著有《勺湖集》等,他们4人和前面海内八大家之一的程可则,还有未坚持反清复明的陈恭尹、王邦畿合称“岭南七子”;4、方苞,散文家,4岁就能做对联,5岁能熟练背诵诗文经句,江南乡试第一名,康熙54年进士第四名,著有《集外文》等,戴名世 ,散文家,27岁写的文章就被天下人传颂,著有《四书朱子大全》等,这2人和乾隆时期的刘大櫆、姚鼐合称“桐城四祖”;5、李光地,康熙9年进士第五名,担任文苑阁大学士,文学造诣颇深,著有《四书解》等;6、陈梦雷,康熙9年的进士,主编过《古今图书集成》,著有《周易浅述》等;7、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诗文卓越,著有《侧帽集》等;8、纳兰明珠,纳兰性德之父,一代权臣,支持编撰过《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等;9、陈廷敬,担任过著名的《康熙字典》的总裁官,著有《午亭山人第二集》等;10、张伯行,理学家,康熙24年的进士,著有《正谊堂集》等;11、周培公,一生跌宕起伏,所写诗文激荡人心,在当时广为流传,被收录到《介庵草》;12、姚启圣,***的大功臣,康熙2年的乡试第一名,喜欢读书,手不释卷,著有《忧畏轩遗集》等;13、王鸿绪,学者、书法家,曾到明史馆担任《明史》总裁官,著有《横云山人集》等;14、尤侗,才情卓然,康熙帝称其为老名士,著有《西堂杂俎》等;15、彭孙適,被赞誉为开国填词第一人,著有《延露词》等;16、洪升,戏剧家、诗人,代表作《长生殿》一出世就引起轰动;17、朱彝尊,诗文清丽,浙西词派创始人,和前面的王士祯一起被称为南朱北王,著有《经义考》等;18、张笃庆,山东著名诗人,著有《八代诗选》等;19、陈维崧,出生文学世家,阳羡派词领袖,著有《苍梧词序》等,吴兆骞,年少时就颇有才名,著有《秋笳集》等,彭师度,几社创始人之一,著有《四库总目》等,三人被合称为“江左三凤凰”;20、赵执信,18岁中进士,诗人、书法家,著有《饴山诗集》等;21、于成龙,政绩卓越,被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著有《赤壁怀古》等。
雍正皇帝时期,出名的文人有:1、张廷玉,担任保和殿大学士,主持修订过《清圣祖实录》、《大清会典》等,著有《杂兴二十首》等;2、田文镜,地方执政经验丰富,辅以文人出身的笔力,主持编修《河南志》;3、李绂,康熙48年的进士,理学家、诗文家,著有《穆堂类稿》等;4、厉鹗,文学家,喜好游玩山川大河,诗文以自然风景为主,著有《樊榭山房集》等;5、查慎行,金庸的先祖,诗人,著有《武侯论》等。乾隆皇帝时期,出名的文人有:1、袁枚,著有《随园诗话》等,赵翼,存诗4800余首,著有《黄天荡怀古》等,张问陶,一生致力于诗书画创作,著有《船山诗草》等,三人被合称为“性灵派三大家”;2、金农,著有《东萼吐华图》等,郑板桥,著有《郑板桥集》等,黄慎,著有《蛟湖诗钞》等,李鳝,著有《浴凫图》等,李方膺,著有《梅花楼诗钞》等,汪士慎,著有《巢林集》等,罗聘,著有《香叶草堂集》等,高翔,著有《西唐诗钞》等,八人被合称为“扬州八怪”;3、刘大櫆,方苞之后桐城派的中坚人物,著有《论文偶记》等,姚鼐,是刘大櫆的徒弟,散文家,著有《惜抱轩全集》等,二人都是桐城派鼻祖;4、纪晓岚,政治家、文学家,著有《纪文达公遗集》等。
还有很多没有列出的文人有:林则徐、蒋春霖、舒位、沈复、谭嗣同、魏源、龚自珍、曹雪芹、赵尔巽、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张惠言、樊增祥、顾贞观、郑用锡、黄宗羲、宋湘、文廷式、李渔、郑日奎、林纾、洪亮吉、刘琬怀、沈德潜、孔尚任、张裕钊、宋伯鲁、宋凌云、毛奇龄、汪中、陈衍等等。
清代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所以清代的文学是古代文学的集大成者,在诗词、散文、***、戏曲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从而也诞生了很多有着卓越才识的文人。
清代文人也相对唐宋就少了很多,但是也有不少,具体多少文人不是很清楚,知道了几个分享想下,大家盖楼吧!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济南府淄川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家。中国清初文言短篇***集《聊斋志异》作者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作品《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 ),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家之一。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讽刺***《儒林外史》
沈复(1763年12月26日—1832年?),字三白,号梅逸,江苏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著有自传体作品《浮生六记》 六卷(后佚两卷),影响甚大
南洪北孔 清代洪升和孔尚任两位著名的剧作家。洪升创作的《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 的《桃花扇》代表了古典戏曲创作的两座高峰,堪称***剧本中的双璧。
龚自珍:字定盦(庵),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改良运动的先驱。己亥年所写315首绝句,总题为《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著有《龚自珍全集》(又名《定庵全集》),代表作《病梅馆记》。
赵翼:清代著名史学家,字云崧,号瓯北。代表作《论诗》。
林嗣环:字铁崖,清朝福建晋江人。著有《铁崖文集》等 ,代表作《口技》。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著有《老残游记》
清朝文化发展是封建时代的一个高峰,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各领***!
1、纪晓岚,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文集》。
2、曹雪芹,代表作《红楼梦》,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3、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4、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代表作《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金圣叹,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6、纳兰性德,代表作词集《纳兰词》,《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刚好最近在看《铁齿铜牙纪晓岚》,进来说几个。
1、纪晓岚
著有《阅微草堂笔记》,修《四库全书》,生性机敏过人,是个风流才子。
2、和珅
人们评论他是清朝头号大贪官,不过他的文学造诣也会很高的,要不要也不会跟纪晓岚争四库馆争得不可开交,而且《红楼梦》也是因为他才保存了下来。
3、戴沾
也是修书的,懂得很多,算法、天文、哲学他都有涉猎,还写了很多相关的书籍,***还称他:前清学者第一人。
清代文人济济,下面例举一二:
一、吳敬梓,著长篇***《儒林外史》,揭露、批判封建科举八股取士制度,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为古代杰出的讽刺***。
二、刘鹗,《老残游记》,中篇***二十回。叙述一个江湖医生游历途中所见所闻,反映晚清的社会危机,抨击一些名为清官,实为酷吏的行为。但又美化清王朝统治,咒骂义和团和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
三`魏源,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战争时曾参加浙东抗英战役。先后编著《圣武记》和《海国图志》等。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与龚自珍齐名,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对后来维新运动有重大影响。
你收藏文字奇石吗?对文字石你是怎么看待的?
我是晓楠,网上石馆《缶泉轩》,十几年间经手过200余吨各类奇石,欢迎石友们关注、交流。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石体上以纹理或色彩的曲折蜿蜒、凸凹深浅呈现出文字的天然奇石,我们称之为文字石。文字石是画面石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品鉴文字石的优劣,可参考画面石评定标准,如下:
1,质地:石质坚硬、致密、细腻、光洁、石肤好者为佳。
2,形态:石形饱满、外皮完整、无绺裂、无破损、画面比例协调为佳。
3,画面:文字清晰、书写流畅、别致逼真、主题明确、主题图案居于主面正中为佳。
4,色泽:整体色彩柔顺协调、文字与背景颜色反差大、对比度强为佳。
比如单独一方“八”字文字石,并没有太多的收藏意义,谁在家摆着一方“八”字石干嘛呢?想要表达什么呢?如果是“八”“一”两方文字石则不同,也许可以引起一些老兵或者军迷的共鸣。而如果是“八”“一”“建”“军”“节”一组文字石,价值意义暴增,恐怕要进博物馆了!就好比中国的传统文化,任何一个单字,并不能给人提供明确的含义,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或句子才能直观的表达一个实物。放眼奇石界精品文字石,多以成对或成组出现。
我想收藏文字奇石,可惜我千寻觅万寻找就是没有找到一块,我认为文字奇石是最好的奇右,中国文字历史渊源流长,是中国人的骄傲,在大自然形成的天然石头上能有文字的出现,更是不可思议的事,但它就是存在于人们的视线中了,网上常看到象形石,图案石,但真正的栩栩如生的文字石不多见,文字石更会受广大石友的青睐和追捧,以后收藏价值和市场前景都会很大的,象你的这块文字奇石更好,一个(人)字体现了中国书法的魅力,正楷字的笔画遵劲有力,撇捺到位,更具有收藏价值,也是文字奇石里面的精品!是人见人爱的收藏极品!见识浅薄,说错勿怪!
在我收藏的奇石当中,文字石只有几块。我的第一个文字石,是10年前在长江边的石滩捡的。这是一个黄色底子红色花纹的石头。发现它的时候,只觉得上面有花纹、枝条像梅花树。后来,经过我摆放观赏,仔细查看觉得上面的枝条像一个“春” 字,我非常高兴,就把它命名为《喜梅迎春》。我认为好的文字石,首先石质一定要好,看上去光滑细腻,能玉化通透更好,然后要字迹清晰,颜色鲜艳俏色,与石头上的其他花纹,构思协调巧妙,融入一体,有艺术感染力,如果能有类似的文字石形成组合,就更神奇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双字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双字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