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草书作品欣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字体草书作品欣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王正良、任平、江鸟谁的行书更好?
年少刚学书法那会,我曾疯狂崇拜江鸟;后来对书法有所了解,才觉得王正良书法要正统很多。至于任平,不甚了了。
我接触书法,是在初中。在同学那见到一本江鸟的字贴,惊为“书圣”,尤其他将名字沈鸿根中的“鸿”字折开成“江鸟”,在我这个乡村穷小子眼中,简直是聪明之至。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内,用透明的信笺纸将借来的字帖摹了一遍,这样,我就有了一本手抄版的“字帖”。
此后,到上大学,江鸟、杨再春等人一直是我的偶像。大学期间,参加了学生书法社团,在同学的帮助下,审美眼光提高了,这时才明白,此前学习的原来不过是“老干部书法”。
哈哈,真的是非常幽默,一位少年,初学书法,竟然是从“老干部体”入门!
王正良的书法,硬笔强于毛笔,虽然不能说是一流书法家,但水平还算可以。尤其是曾担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为硬笔书法的宣传推广作出了重要贡献。
至于任平,在网上查了一下,大约毛笔以江湖书法为主,硬笔以老干部体为主,不提也罢。
毛笔行书当然王正良好,任平江鸟不入流。硬笔分横竖式,竖式王好。横写各有千秋,都有贡献。王横式稳重但匠气;江鸟相反,横式不稳定单薄但行气通透,横写好的人实在太少了,江鸟敢写必须加以肯定。任平横写行书贡献最大,算得上为横写硬笔书法开宗立派,当然仅限于年轻时候,之后不行,他自己越来越差,很多学他的人难免东施效颦。
个人最喜沈鸿根:高低胖瘦、正倚参差、波澜起伏……别有一番风味。反之,任虽学米芾的路子,怎奈方正有余,险绝不足。王字虽学二王,仅通皮毛而已。其字非行非楷,结体呆板过于平正。不喜!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看法,众网友不喜勿怪!
任平、王正良、江鸟行书评价
三师皆可为楷模,最尊任平为宗师;
毛笔转化有取舍,潇洒稳健融阳阴。
三位老师水平都是顶级的,但是无论从个人主观方面还是系统书法评价方面,我认为任平老师的行书水平应该是最高的。
一、个人主观方面。
千里杭州师任平,循循指导记犹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倾向,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的评价。
在11岁学钢笔字没多久,得到《中国硬笔书法精品选》一书,就开始喜欢三位老师的字,尤其喜欢任平老师写的《海燕》,从此一直练习任平老师的书法,1996年我去杭州省规划院实习,不断打听,终于找到任平老师,老师给了我一些指导,让我继续练习,2002年我又去老师家,老师拿出他写的毛笔字给我看(那时候他在研究象形书法)指导我两点:1、不仅要练钢笔字,更要多练毛笔字,因为中国书法的根在这里,博大精深;2、要静下心来练习,现在风气比较浮躁,不要随波逐流。之后我在毛笔字上花的功夫就慢慢比钢笔字的多一些了。这两点也是我写下来想推荐给比我年轻一些的新学书法的朋友的。
二、系统评价方面。
毛笔转化有取舍,潇洒稳健融阳阴。
我想您问的应该是硬笔行书,王正良、江鸟的字帖本人都学习过,但是任平确实不知其人,因为本人也非专业学习书法者,涉猎有限,仅仅也是喜欢写字而已,并且比较懒不喜欢临帖,写字水平确实一般。仅仅谈谈个人的拙见。
我刚刚看了看任平的书法作品,网上相关的内容不是很多,不过我觉得他们3人的硬笔行书都不是那种特别严谨的印刷体,均有各自的发挥、特点在里面,而且有点风格相似。我还没资格评价他们孰好孰坏,而且这是仁者见仁的问题,我仅仅谈谈我的偏好。
江鸟的行草应该为最佳,变化多端、潇洒自然,且不失章法,一点不做作、不机械,有时候甚至很有想象力,整张作品看上去浑然天成,我甚是喜爱,是本人认为最好的行草字体。
沈鸿根的字可能不是公认最好的,但是合我的口味,可能有先入为主的原因,也可能是我不太懂书法审美能力有限,我对硬笔行书的赏析,基本就定格在江鸟老师的字体上了,我也不懂什么体什么体之说,反正他的自我看着特别舒服。
个人认为,江鸟的字实用性很强,虽然是行草,但识别率也很高,基本都能轻松认读,写起来速度很快,日常应用也是可以的。
学习方法,如果直接临摹他的作品,我觉得难度还是很高的,他的整体布局,字与字之间的关联还是很有特点,甚是巧妙的,直接上手比较有难度,当然,基本功好的就不一定了,我只是按我的理解来说。单字字帖还是很值得学习的,可能不像有的知名书法家字帖那么多、那么全,但是我觉得,如果真想学,一本字帖就够学好几年了。
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吗?
草书是"无用之用"的一种书体,最能痛快淋漓的张扬个性,切实表达书者情绪,并在龙飞凤舞的书写过程中,极尽节奏韵律之美和线条生动之美!对草书者而言,汉字书写的实用性已然成为笔下桎梏,所要追求的大有“高山流水”自觅知音的那份陶醉!可见,草书的有用无用之问,只能见仁见智了!
不认识的“字”产生不了“心理共鸣”!因此不认识的“字”等于无用!
只是这不认识的“字”在外形上有韵味、有美感、有能令人欣赏的“外在美”!这“外在美”、往往令人产生“内心美”!这好像看美女:只觉得她形象生动,至于性格、人品、是干什么的等等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草书的字虽然不认识(无用),但能在心里上泛起阵阵的美似乎也就是它的用处了!这种心理产生的美、其价值要远远高于对它的“认识”和“了解”!
没有大的用处,只有一点作用:当作自己的速记。如果写后连自己都不认识了,那真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有些人一开始学书法就走了歪路:认为写成错别字或别人不认识的字才是书法家的字。一开始就把“文化艺术为大众服务”的宗旨丢了,所以即使他的文化艺术真的有一定造诣,那也只能是孤芳自赏,没有真正的艺术价值。比如80年代某作家的作品,群众反映说看不懂,他居然反驳说:我就不是写给现在的你看的,我是写给几十年后的人看的。这论调使中国当代文学一下子失去不少读者,《人民文学》更是失去不少愿掏钱的读者,后该作家虽致歉但其影响已无法挽回。现在各处的扁额题字一般都是名家所书,但由于群众不认识而闹出不少笑话,如把“山东博物馆”认成“山东***馆”,更绝的是把“春池嫣韵”认成“去她妈的”,这样的草书其作用在哪里?
草书本来就是自己图方便而写而用,若自己写后都不认识了,那没一点作用。把草书当书法练习是舍本逐末,不合适。把别人的草书用来制作扁额更不合适。
草书是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它是最能体现书写者个性的一种书体,其笔法以“使转"为主,在自由奔放的线条中呈现出龍飞凤舞之势!虽然草书大部分人不认识,这也不能否识它作为字的存在。
草书写的字大部分人不认识有用吗?书法中的草书字体,对于没有学习过草书辨识的人来讲,的确是不太容易识别。但是,识别不得跟有没有用这是两回事。就像我们普通大众对很多的高科技原理也是不认识,但并不妨碍我们使用高科技产品。同样的,虽然普通大众对于以草写字体来创作的书法作品,可能对其内容不甚明了,但是对整幅书法作品的美还是能感受到的。
图片:宋克草书
在中国的字体演变中,草书字体的出现是在隶书之后,其出现的时间约在汉代末期。有一种说法为汉末社会动荡,为了书写快捷,将隶书进行快写因而出现了章草。
草书一般分为章草和今草两种,但是也有人将它分为章草,狂草和今草三种。在草书中,今草也称为小草,狂草则称为大草。
在魏晋时期,因为一些原因,草书成为了士大夫阶层中常用的一种字体,从某种角度来讲,草书也是社会阶层的一种标志。
图片:皇象《急就章》
草书在现代的作用有两大点:
其一,是作为书法艺术中的一种字体,为书法创作者服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草书作品欣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草书作品欣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