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法字体草书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书法字体草书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使草书不油滑?
此问甚好!很多书友在习草之初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线条过细,绵软无骨力。
临怀素自叙帖,大多初临找不到感觉,任笔而就,只能晓其行,而不知其然。
其实,草书中虽然少了很多楷书的顿、折和省略笔画,而增加了连带(牵丝映带)或内在呼应,但依旧要控笔,在断笔处或绞转处增加停顿和换锋,同时使笔控制力道,凸现线条质感,这样线条就不油滑了。
经常说的节奏也就是如此。
大白话,别当真,个人浅见。下面是自写自话,当作消遣一下![祈祷]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草书作品,通常会给人快节奏,挥洒奔放的感觉。也正因为这种感觉,会让人自然联想到草书创作一定也是快节奏。而这种认识,有一些偏差。
而书写速度过快,过快是指超出控笔能力的书写速度。
从草书的分类来说,大致有章草,今草和大草。
今草,又叫小草,以二王为尊。
章草和今草的应用一般在信札和尺牍,现在也用于单条、横披的创作。
而大草,又叫做狂草。以纵意挥洒的笔墨来表现艺术张力。而狂草创作,也比较容易出现线条质量上的失误。尤其在使转上,破锋、偏锋的现象比较容易出现。也就导致了线条浮滑乏力。
避免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加强草书练习中的控笔技巧练习,尽量做到线条浑实而有张力。其次,草书创作,更注重节奏的把握,而行笔速度的节奏,也会直接表现在线条的质量上。最后,草书创作,即使是大草,也需要有效控制行笔速度,并不是快就一定好。
自己个人的一些体会,与同好交流。偏失之处,敬请雅正!
草书写得油滑,是不懂草书者所写,以为草书就是草草地写出了草书的字形,就算草书了,错!
唐孙过庭《书谱》中说: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是说草书虽然外形是弧形和圆圈的形状,但却是要写出楷书点画的内涵,即把草书的笔画像楷书那样写,不能油滑。如果草书写油滑了,就不是书法,成了书写。
怎样才能像楷书那样写?其实无论是楷书还是篆、隶、行、草书,都存在这个油不油滑的问题,也就是牵涉到是否书法即笔画的质量问题。
具体地说,无论是什么书体,写油滑了都只是书写,而不是书法。只有写得不油滑,即写出锥画沙、屋漏痕、印印泥等不油滑效果的毛笔字才是书法。
写草书如何做到不油滑?很简单,按照古法用笔来写就能写得笔画不油滑,无论写什么体都一样。
怎样才能做到古法用笔?也很简单:
五指执笔,指实掌虚,悬肘运腕,中锋用笔,万毫齐力,就能慢慢地练出圆劲的草书笔画,信不信,请看附图:
草书不油滑,就得慢慢写,节奏自然很重要。
没有足够的功力支撑,慢总比快好,你看黄宾虹、吴昌硕、林散之、启功等大家书写节奏非常慢而自然,如老者步履蹒跚似的,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来虚浮。
书法的快慢节奏自然为贵,宋四家书法,非常率性自然,速度节奏各人不同,我们认为黄庭坚在宋四家里应该是书写速度最慢的一个,不像苏东坡笔锋笔势锋利,不像米芾灵动飘逸,他的草书风格,气息稳得住,张力、势力满满,这是他草书的显著特点,也是他草书的成功之处。而米芾的快慢节奏更为自如灵活。
他们都非常自如地控制着书写的快慢节奏,即使米芾那种灵动,也没有油滑之感。
故
草书书写一定不要图快,不要为了所谓的宣泄,为了情绪的满足,以为只有自己写痛快了就是草书的高境界。
这种快,这种看上去很牛,自己感觉很好,其实是草书的很低级的错误,写出来的草书一定肤浅油滑。
草书要想写得不油滑,一是取法要高古,不要学当代人的书风;二是技法运用要合理,线条要有弹性。
现实生活中,那些喜欢滔滔不绝的人,说话经常不经思考,似乎什么都懂,喜欢夸海口,我们称之为油嘴滑舌。
书法中与此类似。书写时不讲法度,信手而书,速度快,墨色浮于纸上,线条飘忽,侧锋较多,这样的书法我们称之为“油滑”,欠沉稳。
首先,取法要高。
现在有些人喜欢走捷径,学评委或当代书法家的字,这样容易在书法大赛中获奖。但这样的直接后果是,手越写越油,展览中风格单一、雷同。
我们一直强调书法要学古人,原因就在于古人的书法已成为经典,就如同传唱了千年的《诗经》,永远是我们吸取营养的源泉。而当代人的书法,就如同流行歌曲,各领***三五年,很快就被淘汰了。
其次,书写速度适当放慢。
顿的:意思?
顿是一个汉字,一般是很短时间的停止的意思。(1)<动>以头叩地。
《中山狼传》:“因顿首杖下,俯伏听命。”
(2)<动>用足跺地。
《兵车行》:“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3)<动>上下抖动使整齐。
《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有的字很漂亮却被说成是江湖体,哪位老师能回答江湖体与书法的区别是什么?
朋友们好!我是杨志勇!
今天我来解答一下何为江湖体。所谓的江湖体指的是没有笔法,恣意妄为,随意涂抹,说白了就是自由体。从来不临帖,或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粗略的临摹几次,就要出帖。信笔挥洒,好多人觉的这样痛快,以至未能有成。其实只有认真的研究名帖,刻苦磨炼,才能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至于你说:有的字很漂亮却被说成是江湖体,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有的人对书法不了解,比自己人强一些,就觉得很好。一大部分人就是这样的认为的,我见过有一个女江湖,书法最多是入门,凭着厚黑学研究的到位,其字居然卖的很好。所以大众的书法审美亟待提高!
第二是有的人书法确是写的不错,但同行之间相互排斥,恶语相向:某某写的太差了,简直俗不可耐,等等…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所以任何事情不能一概而论,要一分为二的看。
以上是我个人的粗浅认识,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首先搞清楚何谓江湖和江湖体。江湖泛指古时不接受法律约束而适性所为的社会环境。江湖体是指没有笔法、章法、字法等传统书法法则,也就是不临帖、不研究古人的书法精髓,任意的胡写乱画,还美其名曰创新的自由体。
其实这个命题本身就是伪命题。因为字不能用漂亮不漂亮来形容。书法书法,书之法则,师法古人,始得造化。取法乎上得其中下,不取法得其俗。俗就是江湖体,没有法则的江湖体不可能漂亮,没有法则就不是书法 ,书法两个字就是书中有法才是书法,没有法则的江湖体何谈漂亮?怎么能算书法?充其量不过是毛笔字罢了。这就是江湖体和书法的区别。
江湖体就是毫无章法,随心所欲的写字。不临帖,不讲笔法,不讲墨法的毛笔字。而书法是从临摹开始,从古帖中学习运笔方法,学习字体结构,然后再融会贯通,写出自己风格的作品。
这是个好问题!
简单一点说,江湖体是指没有太多传统根基,但是写得顺溜、花哨或者有自造的一种书写特点。而书法是从笔法、字法、章法、风格韵味上具有传统基础的规律性规则,更重要的是包含着辩证法的。比如:轻重、浓淡、大小、徐疾、疏密、欹侧、收放等等。能够在作品中体现出来。因此,有根本的不同。哪怕同样都看上去很舒服也有根本区别。甚至说不好看的也许是书法,而好看的不是。
江湖体不一定不漂亮,只是其不符合传统,或者说笔法体系没有出处,或者不懂基本常识。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谓的江湖体书法,广义上讲是指不临帖,全靠自己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书法。而狭义上讲,就是那些不讲究笔法的书法。
写江湖体书法的人不是不想写好字,只是方法不对,或者根本就不想把写字做成书法,比如一些退休老干部,他们利用自己平时积累的钢笔字基础,拿起毛笔就写“书法”,但从来不临帖,也就没有古人传统的笔法规矩。
这样的字看起来也有模有样,但不经推敲,一看就是用毛笔写的钢笔字。所以,这类字又被称为“老干部体”,也是江湖体的一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法字体草书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法字体草书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