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行书字体自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行书字体自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业余中只练行书,差距太大,有何建议?
首先看的出来,手上是练过几年的,还是能看出一些功底的。但是像你说的一样,差距太大。这个差距不是写的如何,这不重要,而是学习方向出了问题,这最可怕。
你的毛笔书法,看起来龙飞凤舞,似乎潇洒字如。但真正懂些毛笔书法的就能看出,这是在拿毛笔写硬笔字,主要问题体现在三个方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是书法不能这样一味求快。我年轻的时候写毛笔字也是太快,可能看电视看多了,总觉得写毛笔字就应该尽情挥洒,自由奔放。后来看了一些名家写字,才知道自己的问题了。
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是一首无声的音乐,这主要就体现在节奏感的变化上。写书法的时候,运笔挥毫,提按顿挫,快慢相兼,无往不收,无垂不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有一种韵律感,让人回味无穷。 视频加载中...
而题主的字就是写得太快了,没有节奏的变化,写硬笔的习惯来写毛笔字了。
俗在哪里呢?就是不临帖,缺少内涵。书法不论是毛笔还是硬笔,都要临帖,这是正路。见过太多号称练字的人,不临帖,就是自己随便写。
当然写字是自己的事情,想临就临,不临也是自己的自由,没人可以干涉你。
不临帖,等于没有学习对象,写字就是靠自己想象,或者选帖不对,学今人不学古人,这样的作品写出来都是格调不够高雅。
白就是内涵浅白,猛一看似乎还挺吸引人,仔细一看如一碗白开水。书法三大元素:章法、结字、笔法,仔细去看,都欠缺太多。
前面说了,因为不临帖,所以虽然是毛笔字,但用的是硬笔字的写法。不论是结字还是笔法,都没有毛笔书法的内容。
确实有问题。题主是真正在练行书,可惜不是临摹行书玩,出现差距大,是正常的,因为不得法。学习书法是有方法的,就是临摹,不会临摹,不懂临摹,不能严格按照字帖去临摹的练字只是写字虽然从表面看都是拿笔对照范字在纸上书写,其本质是有天壤之别的。写字是跟着自己的感觉去写,书法的临摹一点一画都是有法的,我们看题主所附作品,显然是随意书写的,完全没有按照字帖上的字去写,几乎就是小学生抄课文般的练习,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学习书法的方法。我们粗看题主写的字似乎有毛笔字的点画意识,实际上,仅仅是粗浅的感觉而已,临摹之前,并没有认真的去读帖,去分析范字点画结构技法,只是凭借印象书写,甚至有相当大部分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这不是在练字,所以作品中许多字都不规范。
书法上的练字,严格意义说应该叫临摹,临摹要先读帖,对原帖范字进行分析,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再去对临和背临甚至为了精准掌握字形,还要***取描红的办法去临摹学习,让一点一画都从字帖中来,一点一画都要见规矩 见法度。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法去书写那不叫练字。如果不相信,可以拿自己的字和原帖范字比较一下即可。
对于业余练习书法的人,只练习行书,我觉得还是有点快,应该先从楷书入手。
先讲一个切身经历,自己经常看字帖,比较喜欢书法,但以前没有真正临帖书写。有次到书法协会的一个培训班里去观摩。因为和校长比较熟悉,他给和我一起去的人讲,他们喜欢给没有基础的人代课,或者经过训练的有基础的代课,最怕给象我这样的人上课,因为自己写了多年,已经形成了一些习惯,这些习惯有时是不好的,很难改。从这个事例中得出结论,练习书法一定要走正路,从临贴开始,一步一步来,没有捷径。
楷书教会了我们用笔,学会了对字结构的认识,特别是笔画的规范写法,形成习惯了,自然就水到渠成。
一开始写行书,字体容易漂浮,而且很难掌握名家名篇字的感觉,也许临摹的很像,但骨子里缺乏功力。
自身体会,在学习赵孟頫体行书时,很难把我个字的特点,即使花了很长时间,没有多大的效果。
所以,我建议还是从楷书学起,即使业余爱好,也走正规道路。不知道我说的对否,请参考!
我也是一位业务书法爱好者。不管专业的还是业余的,练书法必须首先遵法,学古法。作为业务爱好者由于基础差,起点低,更要从古人学起,三五年内,专临摹古碑帖,实临为要,意临适度,有了一定基础再搞创临。总之,就是临。
你说的差距大是客观的,当然,也得看如何判断这个差距。最好不依国展标准作判断。业务书法爱好者,初衷就是爱好,兴趣消费,不图名不图利,只要自己乐在其中,有古人陪伴就挺好!
从题主这三幅习作来看,您的笔性非常好,写得潇洒流畅,骨力通达,是个练书法的好材料!只要方法对头,坚持练习必然会有成就。目前的不足,个人觉得在两个方面——
你现在临写的是今人的字,或者是学的钢笔字,虽然写潇洒流畅很好看,但是境界不高,没有渊源,缺乏毛笔字的韵味,少了经典书法的古拙与文雅。这种字作为实用很好,比如写个海报,写幅春联,都还不错。作为书法艺术,入展就难。
习作中笔法还有很多钢笔字的套路。选其中几个字来说,如“酬”字、“望”字这种拖泥带水的连笔,“路”字这种三角形的“口”字,在古帖中是几乎看不到的。
再如“影”字、“年”字、“神”字这种笔法在毛笔字里就是败笔了!所以从整体来看,这两幅都算是用毛笔写的硬笔字,没有脱离钢笔字的趣味。
给出建议——
从你的个性来看,建议找“二王”、赵孟頫或者米芾一类的行书练练,丢掉自己固有的习气,从古人经典之中去钻研,通过长时间的临帖训练,相信你的字会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草書有唯一標準嗎?自由的寫的算不算草書?
草书有唯一标准,无按标准、自由写的不算草书。部份用草体写的,不管风格如何,只能称为行草书,例如毛泽东书法。
由于古代传下来的草书字数不够现代人使用,无法纯用草体完整写一首诗词,不足部份可用行书代替。只要草体字有的,就一定要按规范书写,这样才算是草书。
草体是古老独立的字体,起于先秦,早于今体(楷书,行书),流行于民间,非主流、官方使用。到了晋唐时代,流行日盛,因缺泛使用价值,逐渐式微,只存于书法艺术,但艺术价值极高,深受书法爱好者喜欢。
草书的特点是豪放自由吗?
草书是书法的一种书体,草书有草篆、草隶、章草、今草、狂草等,它的特点草率、简约、自由、奔放、笔画连贯,书写流畅快捷,一气呵成,其行态活泼灵动,笔势如蛟龙游弋,气势磅礴。在笔画处理上笔画多的字体一带而过,相邻字之间笔画可以借用,以及不易处理的点画进行合理化变形,草书虽自由,但它的笔画是有规律的,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不是书家任易发揮,不过各个书家有每个人的风格不同,如古代张旭、怀素大家,豪放不羁是他们的共性。
准备学习学习毛笔书法,喜欢行书,求大家推荐下临帖临谁的好?
我个人推荐赵孟頫的《胆巴碑》,《胆巴碑》说是楷书,实质是行楷,其多数的笔划及衔接以楷为主,适当地有些行书的韵味与笔意。这对于从楷书转行书书写极其有利。
如果有不甚喜欢《胆巴碑》的人,也可以选择陆柬之的《文赋》,《文赋》其帖,楷,行,甚至还有草,颇有趣味!与《胆巴碑》一样,《文赋》非常适合刚开始练行书的人。
此二人都属于王羲之一忠诚的学生,学好这两种字帖,下一步可以顺畅地转到王羲之的行书,其中优势是其他书体难以具备的!
听说你准备学习书法,从行书学起。我不是书法老师,我只是依多年自学书法的老者的学书体验,给您提几点建议供你参考:一是最好还是从楷书学起。总结古今大家习书经历,多从楷书入手,这是被无数人习书经验所证明,是行之有效。二是选帖应取法乎上。无论是学行还是学楷,应选离书法源头最近的法帖。如学楷书还是先临钟繇的楷书,而且以中楷临写为宜。三是无论学何种字体,临帖是学习书法的重头戏,决定其成功与否的关健。因此要有耐的住寂寞,守的住恒心,坐的住冷板橙的毅力。
好吧,祝你准备充分,有良好的开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行书字体自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行书字体自由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