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字体草书作品教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字体草书作品教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创作有哪些技法?
一为用笔,勒两头转折点,甩毫写出,以求爽利之线。
二为结体,字斜生势,斜多斜少体现势强势弱,有势就有情,有情就能达意。
三为章法,一字定通篇之规,字之大小位置合理合法如同排兵布阵,字字呼应,行行顾盼,前后照应,主次清晰,形神兼备。
四为内容,文章真切感人,有感而发,天时地利人和。
五为人品,
六为修为,
草书是艺术性最强的书体,也是创作难度最高的书体。草书创作,要明白几点:
1、要明白提按之间的用笔之法。草书中所有的笔法都可通过提按派生出,如轻重、快慢、迟速、起伏等。
提按之间,即提得笔起,按得笔下,但按不为死,提不显虚。所谓提按,操作之为技术,推敲之为玄理。
2、草书贵在势,所以行笔要荡得开,特别是巨幅大字,更须如此。
现代学书者对技法很重视,特别是很多书家写到一定程度,觉得再难进步,可将古帖写得很像,但就是感觉缺少一些东西,这问题主要出在心胸上。
这层次的修炼是草书用笔的根本。
3、草书的创作尤其要注重章法,其基本原则是协调自然。
草书的章法分:行距、字距皆疏朗型,行距宽、字距紧型,打破行距、字距型。
虽然书写形制不同,但都是从一字、一行写起,所以我们要从两笔丶两字、两行,逐渐增加,以此类推。
4、草书创作要善于利用小样,不断修改、推敲,直至满意方提笔创作。
谢谢邀请!
答:首先澄清问题的标题。若草书上升到创作就不能仅仅强调技法了,已经上升到意境、格调问题了。
草书分为小草大草和狂草,但无论写的怎么草,都要有草法,不会胡来。小草的代表法帖应该是唐朝的孙过庭《书谱》了,大草那就是颠张(唐•张旭)醉素(唐•怀素)了,在上追就是二王、张芝了。
笔者以为学草书遵循以下几点:
一、首先是王羲之的《十七帖》,十七帖是较为标准的草书,通过临摹记住草书点画的写法;同时还可以背《草决歌》增强草法记忆,因为有的字草书的写法及其相似,这一定要分辨清楚。
王羲之《十七帖》(节选)▲
王羲之《草诀歌》(节选)▲
二、其次,等掌握了草书的基本结构,草法,在进入《书谱》,《书谱》是小草的代表,点画精研,用笔到位,侧缝入笔,中锋行笔,同时《书谱》还是一片书法理论文章,读懂了你的理论知识也会大有长进,也利于理解草书。待基本掌握了《书谱》,你的草书应该具有一定水平了。强调一点,一边临摹一边要读书,提高自身修养,写出的作品格调高低好在于你的修养。
谢邀,个人认为草书是极讲究悟性和功底的书法形式,因水平太低还真讲不出什么技法,但学法倒有点心得与大家分享。个人觉得学草书得少临帖多读帖,临帖容易把字练死,读得心里有数再写就符合草书活泼的天性,再能形成个人的风格。
中国书法可以分为两部分,技法部分和艺术部分。这两个部分的关系大致上可以归纳为通过技法表现艺术性,艺术性依托技法而存在。
所以,艺术性是技法最终目的,而技法是达到艺术性的手段。
然后我们再来看草书的技巧,这个问题就很明了了,我们不用去说草书的艺术性,那是以技法作为手段所最终呈现的效果。
而草书书法的创作技法,可以分为这样三部分:
笔法、结构、章法。
下面谈一下这三部分:
一、笔法
草书的笔法是非常讲究的,不是像我们通常以为的那样,胡涂乱抹就可以。
在草书的创作中,中锋偏锋的运用、方笔圆笔的选择,尤其是古代经典草书书法作品中的转承启合的处理,这一点在草书创作中非常重要。
二、结构
行草书法怎么训练?
行草书法怎么训练,我认为这是二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我想说的俗一点,行书就是把楷书写快一点,把字写快一点,比楷书快,楷书比作正步,行书就是行走,草书就是跑步。行书在写的过程中自然出现的省略,直入,映带,流畅,圆转等。它不像正书那样端正,也不象草书那样潦草。草书就是跑了,为了快,笔画更加省略,结构更加简单,甚至以点画或符号代替偏旁和字。写起来是纵任驰骋,快速急就。归纳起来行书的最大特点是‘’畅‘’,草书的最大特点是‘势’,楷书的最大特点是‘’正‘’。
一般说来,行书以王義之《圣教序》,再配以《韭花帖》,(得圣教序笔法尤为明显)。草书王義之《十七帖》为范本,〈再配以王義之《修小园子帖》,怀素《自叙帖》,陆机《平复帖》,孙过庭《书谱》等。仔细领悟里面的笔法,结构,章法。它们都是练习行草书的精典范本,书法奥妙尽在其中。前面讲了,草书有的简化到符号,书写与辩析就需要仔细了。民国书法***于右仁讲过,我只有在写草书时才感到书法的乐趣和神妙。于老讲在早期,二、三天才学一个草字,最后学习积累,写草书得心应手。另外,多学多练王義之的尺牍,更会有大的收获。书法家魏启后说,我是先学王義之楷书,褚遂良楷书,再学王義之行草,学米芾吸收其精华,再追二王,形成自己的风格。
写好行草书,正楷的基础不容忽视,楷书***田英章说过,没有正楷严瑾结构的底孑,是写不好行草书的,我认为很有道理。
关于行书范本,济南的书法家魏启后先生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圣教序》是集字,有些字是偏旁集成的,一个字的势就没有了,在学习中应注意集字的缺陷。
所以,在学习行草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其特点,不能把行和草混为一谈,认清它们的特点和规律才少走弯路。学书者,不学行草是有遗憾的,真正的书法乐趣深在行草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字体草书作品教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字体草书作品教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