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的样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的样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草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书写时有何技巧?
草书的主要特点是线条的节奏性抒情。写好草书必然要过线条关,有多少人写的草书线条无力没弹性而使人索然无味。草书是在快速运动中对线条的艺术性处理,必须要学会绞转笔法,绞转笔法要练习篆书,还要加入隶书的起笔和收笔,还要再练习章草,使线条凝重,练习篆隶后,字必然格调不同,有高古气息,这非常难得。
看上图张旭的线条,真可谓登峰造极,神的点下面的一笔,出现两个角,这么快的速度,有这种处理,当代还有谁?观其字,内劲充盈,战斗力爆表,无一个笔画不劲力十足,节奏感和张力无可挑剔。草书必然要抒情,没有感情,字就是死字,在书写草书时,节奏感非常重要,要有几个字的组合,要形断意连,要有轻重缓急,要一笔写数字表现阴阳和块面。总之,草书是书法艺术的最高殿堂。附作品。
草书与篆丶隶丶楷丶行诸种书体比较而言,其特点可主要概括为:简易流美。抒情写意。
其结体省笔丶变形,删繁就简,趋便捷爽利。省略点画细节,以概貌约形体。打破平衡,变形夸张其势。
书写运笔以使转为主,以点画为辅。打破匀速,突显节奏变化,以适应情性表达。
孙过庭《书谱序》云,"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
草书的起始阶段,也是实用型的。所谓"倚马可待"立等遂取,所谓"匆匆不暇"而作草。前者为环境条件所限,后者为时间所迫。现实生活中机动便利的要求,促成了草书体例的形成。
毕竟"草"之随机随意性,最终难逃"不登大雅之堂"的命运,跳出实用范畴,成了文人墨客的公余炫技之便。由于其脱离了谨严的规矩束缚,也便成就了它的另类艺术风格。盛唐出现"颠张"丶"醉素″的狂放大草书,可以说完全走出了实用。再以此用于魏晋前后的简牍丶翰扎之书写,那就是格格不入了,与小草书都完全是两码事了。
草书的书写创作,从技法丶技能上说,也应把握其特有的規律丶原则性。孙过庭有言,"草不兼真,殆于专谨″。凡事过犹不及,草得没了节制,就是了草丶草率了,就是病(殆)了,就是过失了。所以他强调,"草无点画,不扬魁岸"。光突出照顾草书书写的使转流便,便无气魄丶态势之张力。這是特别要注意到的,不少朋友逆反对楷书功夫的夯实,其实是很使草书基础功夫乏力的。
草书的字内功丶字外功之要求都是很高的。"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锺张而尚工"。忘怀楷则,决不是不要规矩,不下基础功夫。而是要基础沉厚,功夫纯熟,"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近于精熟,规矩諳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潇洒流落,翰逸神飞″。
草书是汉字五大书体之一,《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简单的讲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再一个特点是结构要简省、笔画须连绵。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放中尽显书法艺术之美。至于书写技巧,简单的讲,书写章草时多注意:一、第一笔起笔和最后一笔收笔的横画带有有蚕头燕尾的笔调;最后收笔的右斜捺画,凝重而长,它带动整个字险峻与灵活,重笔多在字的末端,收尾都比较沉稳;左右结构的字能不连一般不连,字与字之间断而不连。书写今草要多注意:文字之间的连缀,以及字的连绵回绕,每个字要力求变化和差异,行笔自然,刚柔相济,疏密适宜。书写狂草时要注意:笔势相连且圆转,字形狂放而多变,并将今草的“连绵”书写,形成“一笔书”,但在章法上与今草一脉相承。
感谢邀请,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三点看法:
第一,草书最主要的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第二,我们在学习草书的时候,不仅要了解草书的主要技法,还要对草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草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重要书体,这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最初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章草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国吴皇象的《急就章》,今草当以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为最佳范本,狂草则主要是学习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
第三,说到草书技法,其实并不复杂,只不过有些人爱神乎其技,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了,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明所以。下面重点说一下草书的技法。
草书跟其他书体一样,同属于中国书法,那么该遵循书法的普遍规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功。”
1.在用笔上,书法最讲究中锋用笔,笔势连绵,气脉贯通。
(1)连,就是把两笔或者更多的笔画连接在一起。比如,“反”字,楷书共有4笔,草书却连成了1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的样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的样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