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守的小篆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守的小篆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草写“守”字,宝盖头下的一横要比宝盖头长些好,还是要比宝盖头短些才好看?
行草书书写时不应该顾及这么多,长短可根据风格不同而不同,也因书写时的性情自然流露而定,正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到了楷书阶段,字讲究规范,法度严谨,更多时候横画较短,黄自元九十二法讲到:天覆者,凡画皆冒于其下。讲的就是这类的字。但也不尽然,比如瘦金体就是个例外。
行草写守字''宀"与中间一横的长短关系,首先要看"宀"落笔寛窄来定。"宀''写得宽,下面横画可短些;"宀〃写得窄,横画可略宽于"宀"。总之字形的可变性与整幅章法接气为基本要求。写楷书另当别论,黄自元''楷书九十法"中天覆者其宀下一横必窄于"宀"。
守,是一个会意字,从宀(mian)从寸。房屋里面,有人手持器械,造字本义,持械护卫家园,御寇入侵。“寸”也表示法度,因此该字有表示掌管法度。引申义:官吏的职责,职守。
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一下历代书法家写的“守”字,从中去寻找答案——
1、晋 · 王羲之 · 兴福寺半截碑
麓风轩点评:
王羲之这个“守”字,我认为写的很妙!妙哉何处呢?将上面的宝盖头写成了非常优美的曲线,而“寸”则为直线,这样的曲直对比,构成了艺术之美!
汉字的结构,自有其规律。“守”字的结构,称为“天覆”,即上半部比下半部宽。与之相对应的是“地载”,比如“盖”字。
“守”字是个会意字,宀表示房屋,寸表示法度,合起来表示掌管法度,法度不能超越,所以“寸”不能宽于“宀”。
从小篆到隶书,到钟豹、王羲之的楷书,再到行书、草书,所有“守”字的写法都是遵从这一法则,上部比下部宽。
唯一例外的是魏碑,南北朝时出自民间的这一书体里,“守”字出现了“寸”超出了“宀”的写法。
魏碑是一种持殊的书体,一般将其归入楷书。但又因其来自民间,正统书法的法度,它不一定遵守。
于是,就有意思了,列位看官,法度内的写法和法度外的写法,你喜欢哪种?我还是喜欢天覆。
汉字结构的规则,上覆者,必须完全覆盖住下面的点画。倘若下面的点画延伸出到了外面,便失去了法度。
部分。”守”字的长横,跑出来,本身为守,却不遵法,就不为”守”了。“守”字从宀从寸。宀表示官府衙门。寸表示法度。汉字的书写,第一要义是遵守字的本意。于右衽曾说,决不会为了把字写好看而违反汉字的本身字形。更何况,”守”下面的长横写出宀的外面,既破坏了规矩,也没有让字形变好,反而是变坏。
行书也要遵守大的原则。草书的“字”,下面并没有长横的写法。学习书法,不仅仅只是在点画结构上下功夫,还要对汉字的构造规则有基本的了解。为了美观而改变了汉字的规则,有法而不依,便失去了体统。
为什么书画***都是篆体的?
篆刻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新中国成立前都是用篆体入印的,新中国后都是现在的文字入印,但书画章印还是用篆体,我之前***也是用篆书,最近我灵感来了,用篆书和隶书的结合体入印,本来隶书就是由篆书演变而来的,我首创铁线隶篆刻,感觉也不错。
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元、明,中兴于清。印章为什么选择篆书?这和秦汉官方标准有直接关系,历代沿袭所至;也是明清印人以秦汉印章为宗,大力学习推陈的结果。但更重要的应是与篆书本身的特点有关:
1、篆书精整匀一的线条可以随意改变线条的方向,以适应篆刻那“方”的形制。而隶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的美主要集中在起收笔和转折处,线形丰富变化多端。笔画具有极强的规定性和方向性,每一种笔画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固有形态,任何一种笔画的方向和形状的改变,都将破坏由不同形状的笔画所构架的字形的美。
2、篆书以外的书体入印的探索,相比较而言,显得用力不够。历代有以隶书楷书入印的,但尝试者少,未成一种风气。作为一种艺术的探索,审美经验需要经验的积累,同时得有人欣赏和运用,这样才会有个长期的发展。在长期的探索中还需要将其雅化,元押在当时不可谓不盛行,然元以及元以后的篆刻家不甚重视,这是为什么?推测其原因就在于元押不够古雅,制作草草,虽有奇趣却难以俘获文人雅士们的芳心。
3、崇古的思想在篆刻的用字上也起过一定的作用,篆刻作为文人雅事,自然需要保持其作为一种技艺的神秘性和难度,这是一种标榜。篆书在宋元以后退出实用范畴,属于古的东西,因古而雅,文人们还掌握着这一古雅之事,因之越发重篆书入印而轻其他文字。
印章从殷商时就有了。印章又叫印信、印鑑,不论官印、私印从产生到现在一直起取信作用。自明朝以后形成文人刻印,装饰成分多了,形成了一门专门艺术,用于书画相得益彰。使用篆体更显古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守的小篆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守的小篆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