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珍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珍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会写行书,不会连笔,想练行书该怎么练?
谢邀!
题主的字是有些楷书功底的,但还需要加油,建议你以后楷书、行楷可以一起练!
对你现在的字有如下建议:作为初学者,控笔能力不是很强的时候,你的笔过于细了,无论是练楷书,还是练行书,不容易出锋。比如:长捺,“辶”、若能写好,是能写出粗细变化、弧度、笔锋的。可以换支笔,好好练一下笔画!
再说怎么写行书:
1.可以从个别字开始,由点及面。我高中时,并没有刻意的学写行书,是标准的“江湖体”,但有几个字的行书的写法是跟着班主任学的,如:和、形、成等,感觉老师板书写的很好看,就在草稿本上没少学。如下图,刚写的:
直到现在看,也没有学错!
从此后,有了书法的审美意识,写字时有了连笔的意识,当然,那时,还是“江湖体”水平,没有练字的条件。
2、多欣赏大佬们好字、古贴、今贴,随着欣赏能力的提高,临贴增多,你会学会更多字的写法。
现在,很多硬笔字的行书或楷书的写法,都是有渊源的,如:
如上,是我模仿书圣的写法,当然,限于我水平,学的不像,也有太多的个人色彩,凭印象写的,我是不擅长临贴的,只能常观察对比了。
所以,写行书,可以有个人的风格,但总的来说,先学习、临习大家都公认的古贴今贴。不然,没有书法根底的连笔字,是不耐看的,没有足够书***底前,也不要创新、发明写法,那将是误区。
● 我谈谈行书连笔的“带连”与“合连”笔法要领。
——行书的“连笔”,指笔画与笔画相连接的书写技法。“连笔”包括“带连”“合连”等方式。我以王铎的行书范字为例进行说明。
一、带连
——“带连”,指在引带基础上,由带笔牵丝将前后笔画连接的书写方式。
——上下点、上下横、上下撇、“心”字的中点与右点等连绵书写为宜,以避免笔势停滞和结构零碎,如王铎行书中的“於”“霍”“珍”“心”等字。
——请注意:临摹“带连”的笔画时,要按引带的笔势爽快书写,不要拘谨描画。前后笔画只要笔势连贯,没有实际连接也可以。
二、合连
—— “合连”指前后笔画直接连接的书写方式。(不经引带牵丝而连接。前后笔画往往缩短。)
——“合连”可以使笔势更贯通、结构更紧密、书写更轻松。
行书是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字体,主要是书写的速度快,这也是普遍运用的目的,要不也不叫行书。行书有行楷和行草,大都用行楷。练习行书首先要改变你书写楷字的运笔轨迹和方法,行书是:打破笔画顺序的,与楷书结构和运笔方法是有很大差别。不知道你所说的练行书是练毛笔字还是硬笔字,不管那种首要的先练习偏旁部首,行书的偏旁与楷书不一样,是连笔或省笔的,再次练习行书字的运笔轨迹也就是字的结字,建议买写硬笔行书字帖先从笔画连起。待你练熟练了就找些兰亭序等行书古帖,在练单字,重点是练提笔运笔断笔的意识和方法,达到每字连笔时都有笔断意连,游丝的出现,方能达到美观。祝你好运!
书法落款写不好,学习何种碑帖能快速提高行书水平?
任何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快速提高行书水平,还是要多临贴,临好帖。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行书大家有很多,例如“天下第一行书”东晋的王羲之,还有唐代的颜真卿,北宋的米芾等人。
用行书落款写不好的,多数是练篆、隶或楷书的书法爱好者,而行书又是除草书外作为其他书体都适宜作落款的书体,因此,缺乏行书基本功还是要好好练习行书,练行书在初级阶段可选王羲之的《兰亭序》进行学习,因为王羲之书法兼隶,楷、行、草等体,学习起来得心应手。
中级阶段可以临摹一下米芾的《苕溪诗帖》。“宋四家”之一的米芾擅长篆、隶、楷、行,草等书体,成就以行书为最大,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有人称赞说“天资辕轹为虚夸,及古中能自立家”,从这一程度上说明了米芾书法成就的来由,《苕溪诗帖》用笔爽利洒脱,布局多取侧锋,灵巧多变,形比波折虽多,而速度不减,因此线条遒劲有力。章法上注重整体气韵,兼顾细节的完美,胸有成竹,书写过程中随遇而变独出机巧,米芾的字有规律性,学习起来容易上手。图1至图3,是本人临摹的《苕溪诗帖》。
如想在行书上有更大的进步,可以再学习颜真卿的行书字帖。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的行草传递出豪迈洒脱的***气象,如果要练他的书法,他的《争座位帖》可以。《争座位帖》也称《论座帖》为颜真卿行草书的精品,全帖有7纸,约64行,此帖苍劲古雅,为世所珍,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被誉为“颜书三稿”。推荐这个帖原因有三,一、它是训练书法线条中段能力的经典版本,二、其字结宽大,能开阔人的胸怀,三、其笔法在书法的发展进程里可承上启下。最后要说的是,要想学好颜真卿行书的笔画特征,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毛笔,选择中号兼毫或羊毫笔写出的笔画才能饱满而厚重。图4为本人练习的《争座位帖》。
以上就是我的拙见。
如果是落款问题,我觉得不单是学习某一种行书,要多看多参考优秀书法作品章法、布局。当然,行书是比较常用的落款字体,苏东坡手札、杨凝式、二王信札、蔡襄、米芾都可作为练习补充。
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书法落款写不好,学习何种碑帖能快速提高行书水平”?首先,我想补充一下你的问题概念,提高行书与落款确实很有关系。但是,书法落款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
例如,篆书落款、隶书落款、楷书落款、行书落款、草书落款。现代书法作品所有的落款,基本上都是用行书写的。
如果你学习的书法主要是行书,那么,落款就要有一些变化,尽量不要与正文行书的风格太一致了。
注意,我是说尽量。就是要避免一下在一个行书作品中,行书和行书太一致,会影响书法作品的字体效果,而不是不能一致。
所以,都是行书落款,现代书法作品对落款的要求,要比古代严格而丰富一些 。因为古代没有“书法作品”这个概念。今天的书法作品,有完整的正文、落款和印章三大要素。其中落款是不能少的要素之一,所以,对落款的艺术性要求,当然就要高一些。
例如,我们是学习楷书的,无论是哪一种楷书,那么,落款的行书字体就没有严格要求变化了。因为楷书和行书本来就离开距离了。
如果你写的正文是《兰亭序》这种行书,落款也是《兰亭序》的行书,就不太好。需要尽量变化一下。
但是,落款写不好也不一定都是因为行书水平问题,还有一个章法问题。落款在书法作品的章法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于“画龙点睛”。你的“龙”正文“画好了”,结果,“睛”落款没有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也会影响作品的,甚至影响很严重。
所以,落款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行书要好,还有比行书更重要的问题,是章法问题。
您好,落款是一个门面工作必须书写好,这需要长期的练习了,写到熟时自然成。首先要选好字帖,确定了之后就要坚持练习不可经常换,在就是要练习笔法把基本笔画练好打好基本功,多看古帖古画落款积累书写经验。
学习行书的碑帖很多,最好的行书字帖是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此帖属行楷,书法水平很高,很多人都从此帖学行书。但是学起来比较难,所以也有人不主张学《兰亭序》。
我们教学员学行书是从《兰亭序》入手,放大临写如拳大的字,用米格纸和带米格线的《兰亭序》对临,取法乎上,效果较好。
如果学员感觉学《兰亭序》较难,就介绍学陆游《自书诗》,此帖是陆游的代表作,字大字多,兼有楷行草三体,以圆笔为主。学此帖较易上手,而且书体较拙朴,不会写俗了。如能做到运腕书写,很快就能学会写行书,供参考。
练习毛笔书法如何从行书开始,练习谁的字?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练习毛笔书法如何从行书开始?今日推荐练习王珣的《伯远帖》,这个帖写起来比较的轻松自在。该帖是现在所能看到的晋人唯一书法墨迹,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被乾隆皇帝所喜爱,珍为“三希”,辟专馆收藏,号“三希堂”。
这个帖字数不多,起笔运笔都较为清晰,也没有《兰亭序》那么难于掌握,我觉得是学习行书的较好范本。通过分析总结,我们归纳了《伯远帖》结体的三大特征,供学习该帖的朋友们参考:
一、 疏朗宽博
如“远”字、“从”字、“永”字、“临”字等,形态上取横势,[_a***_]两边舒展,结体疏朗宽博。特别是“永”字,这本身是一个独体字,也被赋予了宽博的造型。
二、 减省凝练
用笔减省、解字凝练,是晋人的一大风格。《伯远帖》中如“顿”、“首”、“以”、“分”、“永”等字,多用草书写法,用笔简练,有意到笔不到的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珍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珍行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