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神字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神字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字里最容易弄混的四个字“祇、祗、衹、袛”,怎样有效记住它们的不同之处?
“祇、祗、衹、袛”算不了很冷僻的字,但在使用频率上,除“祇”字在民俗文化中使用较多外,其它三个字使用得比较少。即便是这样,在使用“祇”字时,很多人也容易与另三个字混淆起来,很有必要区分清楚。
要辨别和有效地记住四个字的不同处,我习惯用小学时,语文老师教的识字方法,一辈子都受用。虽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上学时是民办教师教语文,拼音教得一蹋糊涂。那是因为他们本身的拼音就没有学好,我们也就没学好。声母、卷舌音、后鼻音分不清楚,现在敲键盘打字,用不了拼音,花了很大的劲,学会了五笔输入法,让我记住了更多的字。
四个字的读音为:祇(qí)、祗(zhī)、衹(tí)、袛(dī),其中,祇、祗、衹均有多个读音,我们且不去管它,我们不是研究文字学的,能记住四个字及常用的读音就不错了。
示字旁 ,在古代与神灵、祭祀有关,是对神灵崇拜、祭祀、祈祷的意思,或者说用于表示礼仪的字。祇(qí)、祗(zhī)两字(带拼音是为了加深读者印象,下同)属于这一类,肯定与祭祀和神灵有关。
衣字旁 ,在古代凡是和衣服有关的字,大多有衣字旁,如襟、裙、褪、补、 褡等等。衹(tí)、袛(dī)属于这一类。一旦见到这类字,肯定与衣服或布料有关。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上语课,老师说,不能“宽字认一边,长字认一段”,那是老师让我们养成好的认字习惯。到了高中,为了应付考试,语文老师说,“宽字认一边,长字认一段”对一些不常见的字,特别是繁体字来说,如果你实在不认识,没有把握的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方法是正确的。这就是中国汉字的特点,用偏旁判断一个字的基本含义和读音,虽然不是百分百准确,但大部分是对的。
这样,通过字的偏旁结构,把四个字的类型分清了。
这四个字因偏旁相似度高,难免出现鲁鱼亥豕的情况。其实稍用心还是能厘清其区别的。
首先,从偏旁入手分两组:“礻”与“衤”。
“礻”旁。“礻”其实“示”也,示,神事也,凡示之属皆从示,凡“示”旁皆与神、祭祀、祝祷相关。比如“礼”,礼仪之起,源于敬神;“社”为土地之神的神主。祇(qi)为地神,化育万物的主宰;“祗”(zhi)因“礻”旁与神相关,而先民对神顶礼膜拜,故祗有低头(氐字一点有低头意)虔诚恭敬之意。
凡“衤”属皆与衣物有关,汉字凡底部衣即为“衣”如裹、裁等、左右结构之衣即为“衤”如被、褥等。“袛”即为短衣,读di,氐下一点,表衣服下面短一点。
其次,氏不带点的祇、衹均通现在的“只”,读zhi。
想彻底掌握这几汉字莫若找几句含有此字的经典美文读一下,如《史记》的《孔子世家赞》有“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今意即为:我恭敬地徘徊流连忘返。又比如《红楼梦》第58回,宝玉恐吓老婆子,“等老太太回来,我就说他故意来冲神祇,保佑我早死。”此处“神祇”就是天神、地神,泛指神明。
而不加点的“衹”、“祇”都与“只”相通,读zhi。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神字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神字草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