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十一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十一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片”字的草书怎么写?
片字,写好这个字还是比较难的。笔画太少,且又是草书,要符合草书的笔法。难点在于写像了,就是说要做到写出的字形笔不到意到。就像剪影画那样,虽然只是一个人的轮廓,可能够让我们一眼看上去知道是谁。写好这个字就面临这个功夫问题。
草书本身就有笔简意赅的特点,一个草书字形把点画简化到了不能在简化的地步,仍然能够让人一眼认出这是个什么字,这即是草书的难点,也是做高的草书书法境界。
要做到这点,必须具备扎实的楷书功夫和草书功夫。有了楷书和行书功夫才能真正理解草书中的点画之源如何。知道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
技法功夫和临摹功夫越高越能够接近这个水平。这里的临摹功夫可不是比葫芦画瓢的功夫,而是如灯取影的功夫。才能真正做到笔笔不到意到,意到,笔虽简而神到。这里的神到是直楷书字形之神,就是说我们虽然写的一个草书字形,但整个字形却和楷书一般无二,这才是草书的至高无上的境界。
上为王铎草书“片”字,下为张瑞图草书“片”字范字。
“片”字的草书怎么写?
片: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
飞入草丛都不见。
“片”字的草书可以这样写,都是出自古今书法名家、大家之手笔。供题参考。供各位欣赏!
上图中的草书“片”字,是出自草书大家毛泽东之手笔,很大气,很有特点。
“片”字为指事字,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说文解字》解释:片,判木也,从半木。段注:“谓一分为二之木片。”
1、晋 · 王羲之 · 普觉国师碑
王羲之的写法,分解成为左右两笔,左边一笔逆势回锋,与下一笔呼应,右边写得非常优雅生动,最后一竖,使整个字又有鹤立鸡群的感觉,赞!
2、唐 · 陆柬之 · 文赋
陆柬之的写法来源于王羲之,稍有逊色。
3、明 · 文徵明 · 渔父词十二首
书法中的“草书”是一种什么字体?有哪些经典作品?
友问:书法中的“草书"是什么字体的问题?关于书法中的草书问题,大家朋友也讨论的非常热火,本人曾经陆续也发布过一些自我看法和评论。在这里作两点补充:
草书。完全区于书者个人感情的流露,宣泄无阻的情怀,展现才华意境的浪漫等等。如:张之,怀素的狂草,二王的行草等等书法。可以证明这一点。
草书,历来作为书法欣赏,不好认,也不好写。当代人写的草书法,绝大部分的书者来自传统模式写法。狂草书法,字无巨细,也无守亏。通篇格律豪放,张狂,流畅极至。通常认为,草书法无形但有律。字体显得古怪,奇特,古朴。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行书法好认于行草,行草书法好认于狂草及章草。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草书是汉字的其中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草书是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是最具有符号化特征的书体,草书的笔划之间相互连带呼应,是便于快捷书写和便于表达书者情感的书体。主要代表作。。。急就章。。王羲之的《初月》《得示》张旭的《肚痛》怀素的《自叙帖》等等。。。
草书是书法的主要书体之一,草书出现比较早,一般是认为出现在汉代。草书分为章草和今草,章草是隶书的快写形式,今草是楷书的快写形式,今草又分为大草和小草。下面分别说一说几种草书的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首先说说章草,章草出于隶书,保留了隶书的笔意,之所以叫章草,是因为汉章帝喜欢这种草书,代表书家有崔瑗、张芝、皇象、索靖等几位,下图是皇象《急就章》。
汉代以后的书法家有不少也喜欢章草,如赵孟頫、文征明等大家都有章草传世。
接着说说小草,小草伴随楷书出现,写小草的名家就太多了,二王、孙过庭、怀素、智永、赵孟頫等等等等,王羲之的《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怀素《小草千字文》等等等等,
再说说大草,又称狂草,狂草创始于唐朝,相传张旭是开山鼻祖,被称为“草圣”之称。狂草笔势连绵回绕,奔放活跃,大有驰骋不羁,一泻千里之势。狂草的名家也很多,还有怀素、黄庭坚、徐渭、文征明等等,
近现代草书大家也很多,明清有王铎、傅山,民国有于右任,我朝有***主席,有林散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十一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十一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