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爱国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爱国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楷书四大体,最受欢迎的是哪家?
四大楷书谁最受欢迎呢?网上有很多排名,但是都是不科学的。
历史上有一个最北认可的四大楷书排名,排名顺序是“颜柳欧赵”,但是按照四个人的成名年代顺序应该是“欧颜柳赵”,欧阳询在初唐成名,颜真卿中唐,柳公权在晚唐,而赵孟頫是元朝的人。
好多人都很疑惑,颜真卿的书法虽然很好,但是欧阳询的也不差,更何况后面还有柳公权、赵孟頫,更何况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凭什么颜真卿排第一,好多人表示不同意,如果说按照成名时间排列,大家估计都没意见,但是将颜真卿排第一肯定有争议。
小编也认为,颜真卿的书法贡献很大,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创新者,但是能不能排在第一呢?真的不好说,那么为什么要这样的排名呢?这个排名是某个颜粉拍脑袋排出来的吗?事实并非如此,之所以这样排名,和科举考试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古代科举考试都要求字迹工整、规范,当然如今的考试也需要满足这点,但是现代考试如果不满足工整、规范,只会影响考分,并不会像古代科举考试那般,直接失去竞争机会。所以古代学子为了考取功名,就会在书写上下很大的功夫。
当然,凡是楷书都能够做到工整、规范,但是颜体的优势是容易做到“占格”,而为了控制全篇文章字迹大小,“占格”非常重要,所以学子们都会先学颜体,就是练习“占格”。
“占格”其实就是视觉感受,比如把口和国放一块写,如果写的一样大,口就会明显的感觉比国大,这是一种视觉错觉,这个需要训练,训练书写者能够把不同笔画的字写的大小一致。
柳体最好!仔细体会一下你会觉得柳公权写字是最认真的!笔画之精准到位;结体之严谨奇俊;用笔之流畅老练;起,行,停收之韵律;整体之神韵透骨;骨内含筋;无不称绝!现代,科技发达了,生活节奏快了,写字的人少了,占少数的写字爱好者里又有很多急功近利的心态!面对法度深严柳体自然望而却步!
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元代赵孟頫史称楷书四大家。四大家各有千秋,大欧楷书法度森严,颜平原筋力扛鼎,柳诚悬骨力非凡,赵松雪圆润遒丽。萝卜***有所爱,学人各凭机缘选择所宗。
书法史上称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頫(赵体)为“楷书四大体”,他们的楷书成就非常之高,又各有千秋。本人认为最受欢迎的应该是唐朝颜真卿(颜体),原因有以下四点: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他的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还与怀素一起探讨书法。他对二王、褚遂良等书法都进行深入研究,吸取其长处,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将“外拓”笔法应用于楷书当中,形成一种开创性的书体被称为“颜体”,对后世影响很大。
“颜体”的初步形成阶段,《多宝塔碑》、《夫子庙堂碑》、《东方朔画像赞》用笔上沉着、雄毅,以健力立骨体,敷以较厚之肉彩;结体上整密、端庄、深稳。
从五十岁后至六十五岁,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以及其后接二连三地被黜,使他一次又一次拓展了心灵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颜体”形神兼具,日渐成熟。代表作品如《金天王庙题名》、《麻姑山仙坛记》、《大唐中兴碑》、《颜含大宗碑》、《重建颜含碑》等,将前期的“颜体”反复锤炼,炼形炼神,取篆籀方法,圆转藏锋,从而神形兼备,终至成熟,一扫初唐以来的那种楷书风貌,变法出新意,雄魂铸“颜体”。
在六十五岁以后的十多年中,从成熟中加以神奇变化,日日有进境,碑碑放异彩。如《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碑刻中,老辣之中富有新鲜活泼的生机,在疏淡中显示质朴茂密的风神和豪迈气度。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具有深厚基础者,都喜爱颜体书法,都能从颜体中汲取丰厚养分。无论其楷书《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还是行书《争座位稿》《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历代书家喜爱有加。历代学颜体者,从唐宋以后崛起很多书家。
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不但精通儒学,而且身体力行,以尽忠孝,被后世儒者奉为修身楷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爱国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爱国楷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