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与时俱进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与时俱进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协某主席把楷书比作音乐中的练习曲,你同意吗?
“楷”,为孔子冢上所种之木,枝密繁茂,状如华盖,高大伟岸,其根深耐旱,枝臂挺拔劲健,其质坚实不曲。以此木之名为书体之名。
书法含: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诸体,楷书在诸体的学习和研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愚以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楷书,文字之标
中国汉字里的学问浩如烟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借,每一个汉字里皆有很深厚的意义,楷书较各种书体,是最能识别,最能普及,最准确的文字载体。学习楷书可以巩固汉字的学习,增强书家的学养。
二:楷书,笔法之标
楷书的笔法相对全面,严谨,体格劲健爽直,内涵中正,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能成书,卫夫人《笔阵图》载:“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丿 “撇”如陆断犀象。乙 “折”如百钧弩发。∣ “竖”如万岁枯藤。 “捺”如崩浪雷奔。勹 “横折钩”如劲弩筋节”,从物理学上说,楷书笔画的内在运动最为复杂,楷书的运写需要一丝不苟,不爽毫厘,书家在对毛笔的控制、书写轨迹的规范、及线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的训练,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而形成肌肉记忆,下笔有法!
三:楷书,书法态度之标
中国书法具有极强的神圣感,和仪式感。楷书,严谨而浪漫,所有书体的学习和书写非一挥而就,草草而为;勤习楷书会树立明确、准确的书法态度。让自己走上正确的书法研习之路。
四:楷书,书家德行之标
楷书亦名“正楷”、“真书”、“正书”。法度森严,楷书精准的点划,端庄的体貌,坚实的骨质,浑朴的章法;书家之德行亦如楷之“正”、“真”,横平竖直,爽直方正(相对),气节高尚,正大气象。乃中国文人精神之魂,楷书的结体亦有,对称,揖让、窄阔,弛张......等此为儒家处世哲学之精髓。
比作什么都不重要,只要有体会有帮助就好使[呲牙]。
我也有个比喻,把习书楷书当作正步走(想象着三军仪仗队正步走的情形[害羞])。
同样,把习篆当作打太极;临写行书当成快步走;写草书看成打猴拳;等等
这些比喻不一定确切,但是也能有不同的节奏感,有点收获。[祈祷][祈祷][祈祷]
这位***所说的楷书,我想是古人所说的楷书吧,要不然把楷书比作音乐的练习曲是不恰当的。
楷书应当分为古代楷和现代意义的楷,不能混淆,更不能牵强附会把现代楷书说成是书法的基础。有这么一说,孔子墓前有楷树,正直,高大,繁荫,堪为楷模,楷书故而为习书楷模,学书法必须学楷书,要不然就不是正统的学书法。其实这真是胡说八道,一点依据没有的信口雌黄。
楷书在古代是包括金文,籀文,小篆,隶书,楷书的,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视为楷书的字体是不同的,也就是与时俱进,因时而异。古人以楷书作为学习书法的基础是基于当时的楷书,而不是现代意义的楷书,譬如秦朝是以小篆为楷的,学习书法当然以小篆为基础。书法是写字,写字与书法还有区别,写字是把字写正确,让人能辨识,书法是把字写美,使人产生心理愉悦。古代写字是实用是主要的,书法是衍生的,古人强调习书,先习楷,是实用的需要,因为不同时期的“楷”,是当时的“规范字”,是字的辨识需要,并不是以楷书作为书法的基础。明白这一点就清楚楷书在书法中的位置了。
从书体的演化过程看,它的顺序是甲骨文,金文籀文,小篆,隶书,章草,草书,狂草,楷书和行书。楷书产生是较晚的,如果书法以楷书作基础,这不是有悖逻辑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与时俱进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与时俱进楷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