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说明介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说明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草书?草书有几种?有何不同?
什么是草书?草书为书法中的一种书体。最早的草书,叫做章草。是解散隶书,趋便就简而产生的。
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救章》一篇,解散隶体粗略而书,减损去隶书的规矩,留字的梗概,存其根本,取草创之意,谓之草书。为了区别于今草,故命名为章草。杜度、崔瑗是章草的代表人物。
今草为东汉末年的张芝所创。其书一笔而成,气脉通达,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故又名“一笔书”。
另外一种草书,就是狂草,也叫大草。代表人物是唐代的张旭、怀素。二人合称“颠张狂素”。狂草,是草书之中最具情性的书体。唐文宗曾下诏书,以李白诗歌,张旭草书,斐旻舞剑为天下三绝。
还有一种行、草混合于一起的草书,称为行草书。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书写体。比行书更便捷,而又比草书易识读。王羲之、王献之、赵孟頫、董其昌等人的尺牍,多以行草书书写。
草书的书写具有很严格的规范。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草乖使转,不能成字。真亏点画,犹可记文”。说的就是草书的写法不按规矩来写,就不能成字。楷书多一点少一画,别人还能够猜测出来。《草诀百韵歌》开篇,“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所以,不要以为草书是随意想怎么来就怎么来。不守规矩的写,就不叫草书,而是潦草。
草书属于书法中的一种,书法有六大类,即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草书和魏碑。当然,你也可以认为书法是5种字体,因为魏碑可以归到到隶书中,它介于隶书到楷书的转变过程。
题主你问草书有哪几种, 就现在而言,草书可以分为三大草书,三大草书即章草、今草以及狂草。
我们来逐一说一说这三种草书的特点。
章草
章草与今草相似,从草书发展史讲,章草大体上形成于西汉宣、元之间,兴盛于东汉、三国及西晋。当时,它既是一种小学“识字”,也是一种章草标准字体。
草书可分为章草,行草,小草,狂草。章草是隶书的简写,行草介于行书与草书之间,小草字比较独立,狂草多字相连笔。最后一种是***!(***这两字,请注意读音,两字都应读第四声)
草书,萌芽于汉初,成熟于晋。草书,又称“破草”,由篆书、隶书、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有章草和今草两大类。先有了章草,章草笔划省变有章可循,又带有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章草也算作古草)
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有小草与大草(即“狂草”)之分。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给人予观者豪放不羁之感。今草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
大草(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气势狂放不羁、运笔放纵、点点狼籍,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成为抒发豪放性情的书体。
一般说法,草书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种。也有的把行草列入,即为四种。其中以章草为最早。
“简化”和“草化”是汉字字体发展的基本倾向之一。论其原因,一般认为是为了便捷、急就。如东汉赵壹《非草书》所谓“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趋急速耳。”这里所谈到的“隶草”,当是章草的前身,如“秦简”中较潦草的一类。至于草书产生的时间,历代众说纷纭,需要具体分析。许慎《说文解字·叙》“汉兴有草书”的说法,极近赵壹的“秦末”说,或指西汉简书之较潦草的一类。张怀瑙瑶认为始于战国,乃指行文起稿的草篆。宋张拭所谓“笔札以来便有之”,则又指汉字产生以来,就有一种潦草的写法,都不是指我们所说的草书字体。
作为最早的草书字体——章草的形成,从已见有章草法度的汉简来看,当在西汉后期。到东汉章帝时,章草已极为成熟,并出现了著名的章草书家杜度及稍后的崔瑗,并一直流行到晋代。章草的特点,是相当一部分偏旁部首或局部结构不仅章符化,而且统一化。写法严谨,一字万同,又字字独立,不相连绵。波磔鲜明,深具隶意,故有“解散隶体而粗书之”的说法。
传世的代表作品有后人临摹皇象之写本《急就章》,一般评论,以宋克的写本为最好。此外,还有索靖的《月仪》、《出师颂》等帖。
“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有张芝创今草之说,但无可靠的书迹流传,所以米芾、黄伯思等都本欧阳询所谓“张芝草圣,皇象八绝,并是章草,西晋皆然”,主张王羲之和王洽变章草为今草的说法。从出土的汉简来看,应当说由章草到今草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汉末张芝时期已经开始了这种演变。张芝当时是擅长章草的大家,专攻草书,有“池水尽墨”之说,因而能“转精其巧”,渐开今草之风,是可能的。到了东晋,今草就已非常成熟。从现存可信的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帖》,也可以看出这个演变的痕迹。
今草与章草不同的地方,是去掉了有隶意特征的“隼尾波”,加强了“使转”,并进一步草符化。晋唐以来,著名的今草书家及代表作品有王羲之的《十七帖》,智永的《千字文》,孙过庭的《书谱》等,都可用作初学草书的范本。
“狂草”是在今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为放纵的书体,不但行笔较今草更为流畅、奔放,且点画结构也更为简化,用笔纵横驰骋,极为迅疾、自由、并加强了字与字之间的连绵,便于抒发豪放的情怀。一般把唐代张旭、怀素作为狂草派的代表,书史上有“颠张狂素”之称。
草书的别名?
草书又称狂草。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把汉代的草书称作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作今草,其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正如李志敏所说:“临于池,酌于理,师于物,得于心,悟于象,然后始入草书妙境。
草书:别名“藁书”。
现代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 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草书的根本特点是什么和什么,所谓"草法?
草书,是人们为了书写便捷而创造的一种笔画连绵、结构省简的字体.草之本意,在古时含有草率、急就、草创、草稿,非正式不成熟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 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
草书怎样认?
目前规范的学习材料以于佑任编写的《标准草书》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草书的规范写法。这只是初步的学习,草书的个人性情,在书写时占有相当的比重。要全面的看懂草书,还要广泛的观看各种风格的草书作品。
古代的草书作品,一般都今配有译文。在标准的规范当中,由于每个书者的情性不同,写出来的草书也会有所不同,用标准去看就可能出现误判。还有的草字有多种的写法,要完全的认读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长期的,广泛学习。还要具备有文学功底,在不能完全认清的情况下,结合上下文的词意,加以辨认。
学习草书的入门材料,有《草诀百韵歌》,《智永真草千字文》,于佑任《标准草书》。怀素张旭的草书,初学者不宜涉足。那些是殿堂级的东西,对初学者来说,就如面对高厚的宫墙,找不到门。先把基础的字符学会,然而可以学孙过庭《书谱》,贺知章《孝经》,王羲之《十七帖》等一些比较平缓的小草。把这些都掌握了以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确定自己的草书风格。是继续不缴不厉的风格,还是走狂放不羁的路线。随心而定。
草书的书写,一定不能使用简化字。虽然简化字是以草书为基础简化而成,但你如果用简化字写草书,就违背了草书的规范性。其结果往往是没学习过草书的人能认识,而学习过的人反而不认识的尴尬情况出现。如:体,笔,虽,让,庆,罗等字,用简化字写,真的会让老司机迷路。
如果不明白草书的书写规则,只是一个一个的去模仿,会陷入迷境。要学会草书,就要懂得它的结字规则。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毫厘虽欲辨,体势更须完。有点方为氵(水)空挑却是讠(言)
草书的学习,比其他书体要多一道功课,就是认识。先学会认读,才能谈得上写好。
草书和楷书不同,确实不易辩识。实际上回顾一下我们对楷书的认识过程,仍然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由一到二,由二到三的识别积累过程,一般人也就是两千五百到三千字左右。真正按照【康熙字典】的字数,甚至《中华大字典》的字数,多数人对楷书的识字量根本[_a***_]一半。仅《康熙字典》就收录汉字47035个之多。
对于现代人的日常应用来说,草书基本上不在日常应用范围,这和古代有很大的区别。现代人学习草书,都是为了书法艺术的目的。
草书的识记,和楷书一样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逐步积累过程,不可能一天半天能完全识记的。对草书符号或草书字的认识,我们一方面需要自己平时多加注意和积累,一方面,要主动去学习和识记。最常见的就是背《草诀歌》。还有就是通过草书的临摹学习过程识记草书符号,以及临摹古代经书法作品的过程,识记草书符号。当然通过草书字典也可以学习和识记草书,不过我个人认为,不如通过临摹学习古代经典草书作品来识记草书好,通过字典学习草书太过于机械了。还有就是字典中的字,已经脱离它自己存在的大环境。通过字典学习草书是死记硬背。没有通过经典草书作品的识记更生动。
当然草书字典的作用并不是一无是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不过在创作草书时临时查阅字典集字创作,有局限性,最好还是通过平时的日积月累,这样识记的草书符号,理解的更深刻,书写也更自如。如果临时凑合集字,是写不出好作品的。王镛都不赞同查字典的做法。音乐书法第一人李斌权就曾言,每次创作作品中的字都是经过多年的积累才完成的,有一个厚积薄发,聚沙成塔的过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草书的学习和识别,也不是一天半天能够完全做到的。但厚积薄发,聚沙成塔是学习草书和识记草书的最佳捷径。
学习草书可资参考的作品有许多,如《十七帖》、《淳化阁帖》等刻帖。
草书怎样认?现代人学习书法,特别是在草书字体的认识学习方面,比起古代人方便的很多,至少我们可以从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开始进行草书字体识别上的学习。
图片:远宦帖
古代的一些书家学习草书字体,他们唯一的途径就是临摹之前的书家作品不断的进行学习和总结而来的,因为草书字体相对于其他的正体字来讲,它的规范性方面并不是那么的严格。更多的是在于每一位书家对文字的理解以及个人书写的习惯。
图片:唐 怀素《自叙帖》
记得小时候学习书法时。那时候老师曾有说过字若写得过于潦草,神仙也难辨识。其实讲的就是草书的书写情况。到目前为止一些草书的作品,有的时候如果没有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单独一个字来进行辨识,准确率也是不高的。
图片:张芝草书
从书法艺术的表现这个角度来讲,草书字体最是能够表达书写者的情感。它比其他字体 在情绪的起伏以及技法方面的快慢轻重的变化更具优势。但同时也是由于它的规范性不严,每一位从事草书字体进行书法作品创作的人,同样的一个字,不同的人所书写出来的表现方式也是有所差异的。
草书的结体与行书、楷书有很大不同,平常用得少,所以不为一般人所熟悉,但其艺术价值很高。
辩识草书,要善于熟悉“草法”,也就是草书的构形,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从熟悉偏旁部首的写法开始,记住一批基本字的写法。
这些基本字还可与别的形成组合字,可触类旁通。如记住“隹”的写法,那就清楚推、谁、焦、集写的写法。
2、对形体相近的字要多比较、辩识。草书形体相近的字很多,差别多在毫厘之间,对这类字要常比较,多记忆。
熟悉草法,除自己要勤于归纳总结外,还可借助于《草字汇》《中国书法大字典》等工具书。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黄昌友行、草《千字文》。
草书是中国书法的最高境界。草书不容易写,当然也不容易认。草书虽然草但不能乱来,不是画个蛇形就是草书。大家可以到书店买于右任的《标准草书字帖》和黄昌友的真、行、草《千字文》。图片源自《新华网》,为《新华网》连载的黄昌友行、草《千字文》局部。书新华书店有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说明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说明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