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硬笔把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草书硬笔把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硬笔行笔大小如何错落有致?
硬笔行书的书写,既不能过于整齐划一、大小一致,也不能有意大小错落、刻意突兀,贵在自然中体现变化。
大小错落是体现书法节奏变化的一种方式,由于书写工具不同,硬笔不能象毛笔那样,通过轻重来调节笔画的粗细,进而表现汉形的大小变化,因而,硬笔书法需要通过其他途径来想办法。
比如,可以适当引入其他书体的写法。楷书或行楷对笔画交待比较清楚,因而字形会略显大;而草书书写简洁,字形略显小。在行书创作时,可适当引入楷书和行书。
再比如,在书写一组字中,可让有一两个字的大小与其他字略有不同,以体现变化。但是,切不可突然变大或变小,那样就会显得刻意。
此外,在创造时,笔画较多的字不要写得太小,那样显得拥挤;反之,笔画较少的字也不要写得太大,那会让人感觉松散。总之,就是笔画多的要写得略大,笔画少的要写得略小,否则,就如同身材高大的人穿了一身紧身服,身材矮小的人穿了一身宽大的长袍。
行笔大小错落有致应该是习惯,不应该是刻意,那才是书法理解上的认知。
当然,练书法难初期免会走上写字大小一致,整齐,干净的路数上!这是正常的写字思路!
因为书法本身就是一种控制笔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首先需要的是,你能把字控制得大小一致!你能把字控制得大小一致了,说明你控笔的能力过了初级关,然后呢!你就需要打破这种规矩了!因为这样写字太死板了,他刻意!用书法的语言说,就是状如算子!
你要学会随意,随文章,随心境去书写字的大小,你也要学会有放有收地恣肆笔墨,那才是你的字向书法转变的关键!
谢书友邀!
写字能有大小错落的意识,说明书友也是个练家子,古人常说“意在笔先”,你能有这样的意,是非常可贵的。这一点,也是你通向书法更高层面的阶梯。
在硬笔书写上,我有自己一些感悟,很乐意分享给你。
1,硬笔书写不同于软笔书写。这里强调不光是工具的不同,而是硬笔在书写时姿势,方式的不同。软笔写行书大多是悬腕书写,活动范围大,通篇汉字书写不断气。而硬笔则做不到,硬笔往往一个字都没有写完,就得移动一下“支力点”,再去书写后半个字。这说明硬笔中的连贯呼应,并不是自然书写形成的,而是根据自身书写能力,刻意营造出来的。
2.硬笔书写不同于软笔书写。软笔在线条表现上的丰富性人尽皆知,是远强于硬笔的。因此很多人不认同硬笔书写为书法。那么在没有软笔“气势连贯”和“线条丰富”的优势下,硬笔营造汉字美感的唯一出路,就只能依托将字排列的“大小错落”了。当然了,我们在安排大小错落的时候也要根据汉字的结构而论。
行笔大小如何错若有致。这种问法我不太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是不是想问?硬笔行书的书写字体大小如何错落有致?或者说在书写硬笔字时,如何做到大小错落有致?其实这两个问题可以合并成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在硬笔书法的书写过程当中,如何能做到字的大小错落有致?最简单的办法是:笔画多的字大点写,笔画少的字小点写。笔画多的字细点写,轻点写,这里指的是线条的粗细,做到这些基本能体现出错落有致。
硬笔行笔大小如何错落有致?
行笔大小错落有致,是书法对章法方面的要求,我先说下我的观点:笔画多者大,笔画少者小,也就是说大者更大,小者更小。
硬笔书写,现在其实包含两个方面。
对这种情况,其实并不要求大小错落有致,但是有很多人,觉得有变化更好看,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一定要保持重心,一般是重心保持在中线,这样很容易看,不会使眼睛觉得疲劳。
二、竖写。这是按书法要求来进行表现了。
对这种情况,就是让笔画多的更大一些,笔画小的更小一些。其实这是一个取巧的办法,但是也还是比较有效。更好的办法,是根据章法,根据周围的笔画来对每一个字进行排布调整。我之前看过一次***康的临摹课,正好有提到这个问题,按他的说法,也是说笔画少的可以写小一点。
大家可以按我说的尝试一下,根据字形、笔画对自己的书写进行调整,看是不是有感觉呢。
硬笔行书中,“舞、薄、垂”等字怎样写才灵动好看呢?
硬笔书法的源头仍然是毛笔书法,硬笔字要写得灵动好看也只有向古代的书法大家取经。“舞、薄、垂”等字怎样写才灵动好看呢?我选择几种认为写得好的分享如下,供大家参考:
1、明 · 文徵明 · 乐志论
2、明 · 陈道复 · 古诗十九首
3、明 · 董其昌 · 昼锦堂记
这个问题,结合实际日常书写,是很有难度的,我是这样看的:
行书,介于行楷和草书之间,大部分硬笔行书,在保证一定辨识度的前题下,都有相应的快写方式,哪怕是比较笔画较多的字。
当然,结构上肯定是变异的!比如,你举出的例子:舞、薄;
具体,可以看我小视频“慢写讲解+快写示范”:
这些字还好的,有相应的行书快写方法,但是你需要多多学习,学习现代书法家的字贴,认真临摹, 或者学习下古代行书经典也好;
薄的行草写法,如下图――
(“薄”的行草写法,要看阅读对象的,如若对象是普通大众,而非书法爱好者,尽量就不要写成这样,如上图。)
这些字确实没有很好的行书写法,你只有把这类字写得规范,看上去流畅,别太生硬就得了;
硬笔行书,哪位老师的行书更适合日常书写?
如果要求不是很高,我自荐一下,可以看看抱庸诗书的硬笔字,草根味十足,但也有些自己的小风格,并不是很难学。
不论学谁的,长远的看,都是殊途同归,都要从临摹走起。临摹重在点画结构以及结体,初学阶段就是抓形貌,先不要考虑笔法行气章法的问题。形貌抓住了,字的肢体骨骼拉开了,再去琢磨用笔之法、章法之妙。很多学硬笔书法的朋友,才学了一段时间,感到效果不理想,就怀疑自己的方法有问题。方法不会有问题,主要是临摹习练得太少了。
硬笔不像毛笔书写那么复杂,最关键的就两点――点画形态与结体。所有前期的习练都要始终围绕着这两个关键点。点画形态是技术活,需要多看多练,结体是艺术活,把有形态的点画拼组结构而成字,这就需要把点画按照结构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变通处理,光靠重复的写就不行了,得用脑袋琢磨。这就要求,即便是初学者,也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审美能力从何处来,靠帖读多家。
硬笔书法,一半靠悟性,一半靠苦练。古代抄书的文吏写一辈子的字,也没几个成为书法家。而光琢磨问题,不勤于动手实践,只可能成为书法理论家、评论家,而不可能成为书法家。如题主所言,只想把字写好看写规范,随便选一本字帖,照着猛练就可以了。
抱庸浅谈。(插图为抱庸硬笔)书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硬笔把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硬笔把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