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自创字体行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自创字体行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没有自创的绝句或律诗分享一下?
谢邀,我爱好诗词,在条头上与网友们互相学习,也写了一些,都在头条上,褒贬不一,我很喜欢网友们的评议,对我帮助很大,逐渐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现奉上二首,希斧正一,七律,巜瞻仰曾国藩故居
盛夏莲开叶满塘,
余临古宅浥芬芳。
雕梁画栋风华在,
黛瓦青砖岁月苍。
一代名臣兴社稷,
百年家训震华邦。
千秋功罪谁与共,
湘水沧茫慨而慷。
二,七绝,《夏日午休》
绝句?多了,不过豪气是这首。
鹳雀楼(七绝)
揽胜金秋上古台,
高吟碰盏竞诗才。
疏狂醉把青莲问,
浩荡黄河玉宇来?
七律?只想写一首黄鹤楼,帮师傅解一诗之憾。但还是忍不住写了一首狗屁诗。😝😝
渔歌子(七律)
赏月舟中已忘年,
听歌水上枕涛眠。
分享一组我的原创诗词,希望各位不吝赐教:
一、皑如山上雪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头水。
躞蹀御沟上,河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试答一下 (有没有原创的绝句或律诗分享一下?)
我认为:作为一个诗词的爱好者,大都有原创作品!本人不请自到就献丑了!!
【五绝·隅兴】
文化满街头,
抒发喜乐愁。
前车通大道,
后人放歌游。
【七绝·观南水北调宏伟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通,
堪经焦作第一城。
我没有什么绝句写个顺口溜,春潮。
桃李芬芳四月天,
一枝和露压神仙,
天与群芳一样葩,
千寻绵绣绚明霞,
池塘雨过无人到,
一片闲心对娇花,
微凤轻拂茉莉香,
银缸斜背鱼儿欢,
一片春潮多绚丽,
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
从楷书过度到行书,大约有以下三点(供参考)。一,取楷书的笔写行书的字。意思是说你要从楷书的圈子里跳出来,加快行笔节奏感。但是,笔划同楷书笔划中的规律性不能有变。二,目视好字的四周轮廓大胆的练,大胆的写,不要拘泥个别细节。三,熟练和掌握好行书个别字的偏旁部首,运用自如。建议值得一试。
首先,我的观点是,从楷书过渡到行书是一个“惊险的跳跃”,而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行书和楷书未来发展都不会很顺畅。
但是,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很简单,那就是学习赵体楷书就可以了。
为什么说从楷书到行书是一个惊险的跳跃?为什么处理不好会让楷书和行书都写不好?为什么单单是赵体楷书?其他楷书不可以吗?
下面我将逐一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惊险的跳跃
之所以说是“惊险的跳跃”,是因为这是学习书法过程中一个比较关键的时刻。
对于大部分学习书法的初学者来说,楷书是他们学习书法最先接触到的书体。但是我们说中国书法的学习不仅要你将一个书体中的某一个书法风格掌握纯熟,而且他还要求你的涉猎要广。
实际上这个“广”,不仅仅是要求同一个书体的书法风格要掌握精确,而且还要求书法家要涉猎不同的书体,掌握不同书体的书写技巧。而中国书法之难,就在于此。
如何从楷书过渡到行书?
楷书,行书两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行书的基础是楷书,楷书的升级是行书,楷书看起来比较端庄,行书看起来比较洒脱,这也就成了楷书和行书的区别。
从楷书过渡到行书,书写行书的时候一定不要恪守成规,将楷书的一些习惯性动作用在行书书法,这是不可取的,用也就用一些精华的笔画来锦上添花足以。楷书是为行书的行笔提前作了一个奠定基础。
在书写行书过程中,为避免上述习惯,书者可以临摹赵孟頫行书书贴或者王羲之字帖,舒缓起笔,温柔过渡,刚柔并济,此时的临摹是非常关键性的动作。
另外一般写楷书用兼毫毛笔,写行书换成羊毫等相对柔软的毛笔为佳。
重点:楷书和行书字体结构差异性很大,如果按照楷书的构字法来写行书,那行书就失去很多神韵,所以,学习行书也是一个新的开始,需要一个不同的精神状态去面对。
简答:这个问题我也困惑过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阁下练谁的楷书?所以不能直接对症下药,也无法给你较多的提示。
这里我以学欧颜柳赵四大家的楷书回答你:若学欧、柳楷书可直接学二王父子的行书没有什么问题;若学颜真卿楷书,可直接学颜真卿的行书,进而学王献之行书为捷径;学赵孟頫楷书,可直接学赵孟頫、李北海和二王的行书都是可以的。
总之,学谁的楷书,先学这个人的行书,既有血肉联系,了解楷与行的差别与联系(悟出用笔不同);又能较为明显快速的学到书法的真谛。然后,根据这个人的行书源与流,追根求源,一定会得到你满意答复的。好了,就此打住,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速度是从楷向行的一个节点。
速度来自于运笔的熟练。楷书练习,是为了训练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当手能够稳定的运笔以后,就应该增加行书的练习。行书与楷书的区别在于承接性更明确。当然,任何书体都要讲求承接。而楷书的承接是无形的,***用的是笔断意连。行书则加入了形意相连。
楷书以实笔居主导。虚笔为***。行书则主笔写实,虚笔连带。由楷书过渡到行书,在于笔画的收笔处。楷书的收笔多以实笔收住。行书则以虚笔连带,搭起下一笔画。专业术语称为“尖、搭”。尖为上笔之收,搭为下笔之起。
楷书、行书、草书,最好是同时进行练习。体势虽然不同,书理则是互相涉及。会有互补的作用。在慢速的楷书中弄不清,写不好的点画,在快速的行草书中,却能写好。从而知道以什么样的速度,能写出什么形态的笔画。楷书中呆滞的笔画,就是行笔迟缓造成的。
总结:书体之间,不是基础关系。是互补关系。从楷书过渡到行书,是运笔的熟练,速度与节奏的控制技巧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自创字体行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自创字体行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