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法字体草书字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书法字体草书字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法字典上的字能商用吗?
严格来讲书法字典上的字不宜商用,原因是书家的作品都有情感因素,在这个作品上的情感表达所写的字与别的作品的字从造型上从意趣上有所不同,如果商用造成表现力的差异,再者古代大家多为写小字,而商用需要放大,但字放大了,结构要变化,直接放大应用效果不好。
书法只是线条艺术,错别字也有线条,所以写错了也没关系。对吗?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错误的。
书法是传统文化,是一门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是汉字的书写方法,它包涵取法,笔法,章法,墨法等等。
取法乎上说的是学习先贤的古贴,吸取书法营养,写出的字质朴高古,有传承才有创新,离开传统谈书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笔法,指用笔的方法,也就是书谱中的执使转用。中锋用笔侧锋取妍,藏锋露锋,提按顿,起笔运笔收笔,书法者具有高度的控笔能力。
章法,单个字的结字解构,字字之间的呼应,行距排列,整体布局,气韵贯通,干净利落,让人一种舒服感,艺术享受,提升审美观。
墨法,用墨也有讲究,浓润枯燥,疏密有度,吸引眼球,给人视觉冲击。
诚然,汉字是由基本笔画组成的,基本笔画也就是所说的线条,线条质感决定书法者的艺术水准,线条有骨就能立起来,有肉才丰满,有筋才有张力韧性,否则,线条就没有生机活力,失去了书法的情性,书法艺术就要大打折扣,由此看来,线条在书法艺术中的重要性。
然而 ,书法写出的是汉字,不是单纯的笔画线条,因而,结字尤其重要,就像房子,主体结构不合理,装修再好,也是不尽人意的。更不能因为线条好就能掩盖书法中的错别字,错别字是书法大忌,硬伤,暴露了书法者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功底,线条再好,充其量是一个写字匠。米芾可谓是结字高手,奇侧绝险,以斜反正,八面出锋,酣畅淋漓。米芾是大画家,线条艺术是勿容质疑的,大书法家,临遍先贤的字帖,达到了以***乱真的程度,同时,他还是校验专家,就是今天的汉语言文字顶级博导。米芾是书法人仰慕的全才。
书法博大精深,不仅仅是线条艺术。线条再好,书法对错别字依然是零容忍的。
这个说法毫无道理。
“线条艺术”这名头从何而来?书法竟然能被说成线条艺术,这是对传统文化多么浅薄的认知!
首先, “书法”从字面上讲,是中国传统的用毛笔书写中国汉字的方法。包括执笔、用笔、结构、布局等,是严谨的,所以首先所写的字要正确,不能写错别字。倒是在古代,偶尔会出现几幅***和名家题字少一笔的情况,或是因为避讳等原因故意为之,这不能说是错别字。
其次,书法是一种文字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被赞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不能只浅显的说为“线条艺术”,而贻笑大方。
这个问题好像是个笑话。领悟书法的精髓首先要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让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书法家”去画线条,而且”写错了也没有关系。”,那简直是对书法艺术的亵渎!首先,书法并不是简单的线条,因为书法讲究“气韵”,气韵是一种意境。“诗书画印”是我们的国碎。是一项需要有很高艺术素养的人去“修身养性”的艺术。也不是那些浮躁,肤浅的人能练的出来的。
我只是一名书法爱好者,关于书法只是线条艺术我觉得太狭隘片面了。确实从简单的理解书法好像就是一种简单的线条与线条之间连接的方法,但是书法是中国汉字的一种独特的书写方法,是根据书写人当时的心境、环境、意境而成就一幅作品。
书法是很有讲究的:楷书刚劲有力;
草书则如行云流水,又如一气呵成。
关于书法中有错字,我个人觉得是不可以的,但有时为了书写的方便及篇幅的排版,在行书或草书中可能会有一些简体字或省略字。比如:
如果单独把这些字写出来,可能大家都会不知所云。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见解,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留言批评指正。
书法是一种艺术,可不只是线条问题。书法作品包括取法、章法、笔法、墨法、字法。线条只是笔法里边的用笔通过提按使转产生的笔画而已,因此,不能说书法只是线条艺术。
错别字是书法作品里的硬伤。中书协的展览,入展了,获奖了,其作品要由专人检查,凡有错字,别字者都要降级处理。
书法家写书法作品,特别是重要的作品,比如,参加重要的展览、销售的作品,赠送给长辈、领导、亲友的作品,一定要进行审查,不要出错別字。这是一个严谨的书法家,对自己作品负责任的表现。
为了保证自己写作品不出错别字,书法家的写字台上,都应该具备字典、词典、诗词选集,和书家必备的一些工具书。主要是防止,拿不准的事情一定要親自查对。
书法家的素养是多方面的,文哲史都要学习,不能是只会写字、写好字就行。
借此机会,发几幅我的歪作共享,请多批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法字体草书字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法字体草书字典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