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字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陶字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哪位老师,推荐一下比较好的行草字帖,或草书入门字帖?
草书呢也是今天广泛应用的一种字体,流利的写法,简单的结构,磅礴的气势受到大家的喜爱,对于初学者在选择字帖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大家就得先了解下什么是草书,好的草书都是哪位书法大家的?...
草书呢也是今天广泛应用的一种字体,流利的写法,简单的结构,磅礴的气势受到大家的喜爱,对于初学者在选择字帖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大家就得先了解下什么是草书,好的草书都是哪位书法大家的?
草书有章草今草和狂草之分,不是随意乱写而是有着自己的特点,章草呢是隶书草写,字字独立,保留着隶书的笔意。今草退去了隶书形迹,加快行笔。狂草呢体态肆意,字体大小不一,神***飞扬。想要学好狂草就必须具备博大的胸怀和气度,还有爆发力。
初学者必须具有楷书和行书的基础之后才可写草书,众多的草书字帖里面,个人认为不可以随便选择一本,有些是不适合初学者的,比如:张旭,怀素的书法,他们都有着各自独特风格和境界,适合有基础的去学习。初学者适合临习一些直观易懂的书法,比如草书千字文也是一部经典的草书范本。还有书法气韵贯通,用笔清秀且精到的韩道亨 《草诀百韵歌》,孙过庭的行气贯通,轻松潇洒的《书谱》都是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的,他们的字体都比较标准,受到大家的认可。
行书字帖首选当是《怀仁集王圣教序》这帖是学行书者必学之帖,历代书法有成就者皆对此帖钟爱有加,临习不辍。然后《兰亭集序》;颜真卿的《争座位稿》《祭侄稿》。米芾的《蜀素帖》《苕溪诗帖》。如果行书有一定功底,也可临些赵孟頫的诸如《前后赤壁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小行书。
草书首选当是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智永《真草千字文》。若是对草书特喜爱,有一定功底,可学怀素狂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等。窃以为,狂草三大家:怀素、黄庭坚、王铎。黄庭坚的《诸上座帖》《李太白忆旧游》;王铎的狂草书帖较多,可酌选几本。
这些书帖是我所临书帖的大部分,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书家书帖。不过这些字帖也足够临几年的时间了!
行草:首选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圣教序》及其手札;领悟和天赋高点的(个性)选米芾、苏东坡、何绍基、赵之谦等。
草书:首选《书谱》、张芝草书、二王草书、旭素;第二层次(个性)山谷、王铎、倪元璐等。
谢谢邀请
题主要求推荐一些好的行、草字帖,(行、草名帖浩若烟海)我尝试着向你介绍几种。
行书我推荐《陆柬之文赋》,它具有行楷的显著特点,用笔谨慎含蓄,行笔充实圆润,筋骨内藏,不激不励,上通二王,下延赵、董,是陆柬之晚年的得意之作,是学习行、草书不可跨过优秀范本。
草书学习的优秀范本当属王羲之的草书集字《圣教序碑》,此碑笔法流畅庄重,方圆兼用,体势开阔,轻重悬妙并巧用隶法,很值得学习。另外,象孙过庭的《书谱》,张旭的书帖及宋四家的书帖都是很的范本,不管是哪位名家的帖,若选定了,就一定要坚持临下去,且忌朝秦暮楚,频繁换帖,否则将一事无成!
陆柬之《文赋》
王羲之《圣教序》
苏东坡《归去来兮辞》
我推荐王羲之十七帖。先看帖,不要急着临帖,多看几遍,这个帖子到底好在哪里。从字的大小,提按,长短,正侧,疏密,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维妙的变化。呼应关系,断连等等。然后再临帖。我也是正在学习阶段。再者圣教序必临。个见。
我是一个写字爱好者,像这样的字写得还缺少什么,诚清指点一二?
本人喜欢品酒,也喜欢品书。酒有醇酒和薄酒之分。真正的好酒,香醇浓郁,绵柔甘冽,刚柔相济。细细品味,舌头上是辣的,齿颊是香的,喉咙是甜的。薄酒则是淡淡的如一碗白开水了。
品书和品酒是一个道理。
草书,作为文化人表达性情的一种方式,“情”和“意”就是它的灵魂。真正的草书,书者通过点画线条、结体形态、笔法的墨法的变化,表达自己的浓浓的情、真诚的意。
你的这幅作品看下来,如同薄酒一般,虽有情而不浓郁,虽有意而不真切。
一,中锋用笔是正确的,[赞][赞],但是没有笔力,少了轻重提按的变化,所呈现的线条就会没有质感。
二,用墨(墨法),没有浓淡干湿润燥的变化,墨色偏淡,没有丰富的层次感和色彩感。
三,字形结构的随意性太大,超出了法度之外。闻、洞、水、阳四字,是败笔。闻、水、阳三字之末笔,形态雷同,扎堆出现同一个点画形态是行草之大忌。楼、日、浮三字,少了堂堂正正器宇轩昂的感觉。行草要有楷书的笔意,字乃端庄,楷书要有行书的笔意字乃活泼。
创作一幅书法,如同酿造一坛美酒,火候不到,是出不了好酒的。
真诚交流,谈一点个人看法。
这幅作品给人整体的感觉是:单薄。从用笔上说,笔法比较单一,而且在草书用笔上没有表现出“使转”,通篇用笔显得浮滑。其实,线条柔弱,草书尤其需要表现线条的质感,从作品看,线质不够厚重,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没有能保持中锋。第三,用墨太淡,可能是作者为了追求用笔的流畅,反而在线形上显得少了变化。另外建议题主增加楷书和行书的联系,提高线条质量。
发几幅作业,与同好共勉。
写的是草书“登岳阳楼”内容是: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从单字来看在笔画力度和线条翻折方面有可取之处,但部分字在草法上还需严谨。从整体章法来看缺少变化!
先来了解一下草书的特点:
草书的特点有——疾、逸、韵、奇。
疾如惊蛇入草,电击长空。逸如群鶴戏海,凤舞九天。韵如流风回雪,薄雾蔽月。奇如云集水散,山崩浪奔。
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这只是在写字,书法是有一定的法度的,这样写线条飘在纸上,让人看了浮躁,不能感受到书香静气。在书法方面想要有所提高,要踏实去临帖,先临临篆隶对线条的把握就沉稳厚重,驾驭毛笔的能力就会增强,再去临习古人的行书,不要临今人的,在线条变化上用笔自如才有书法的味道,之后慢慢脱帖创作,注意结体,用笔,行气的变化才能上升到书法的高度。这个道路是漫长的,需安静心去磨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字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字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