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钉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钉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分辨欧、颜、柳、赵四种字体?
分辩正楷书欧,颜,柳,赵四种字体,有五种方法:1,整体布局:赵体字矮小,但柔美,笔断意连,柔中带刚。柳体,清瘦骨感,结构修长峻峭。颜体,健壮,丰满,形态变化但不失方正,结构紧凑又不失舒朗。欧体,横平竖直,古拙不失变化,结构十分严谨。
图为欧体。
2,看笔画:欧体笔画平正,粗细均匀。颜体笔画厚重,横细竖粗。柳体笔画瘦劲,细而有力。赵体笔画柔中带刚,笔断意连。
图为颜体。
3,看线条,欧,柳体,以直线笔画为主。颜,赵以内线笔画为主。
图为柳体。
4,看笔法,欧,颜,柳体以方笔为主,赵体以圆笔为主。
图为赵体。
5,看形状,欧体是四方,颜和柳体是长方形。赵体是略显扁圆。
颜体和柳体主要是正书流传,端庄大气,外形一个丰满点,一个骨感点,一个有扩张感,另一个内收,其实结构倒是差不多;赵体笔法比较潇洒漂亮,行草正篆皆有作品,传世作品比较多,风格多样;欧体笔划注重提顿,字体很是清秀。
很好辨别的啊,一眼就看出来了。
至于勉强要说说理论根据,则愚以为颜体除《多宝塔》这种早期作品,《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很明显笔法无一不是来自篆书。
柳公权亦然,但他与颜的区别是特别注重点画的“骨”,所以有“颜筋柳骨”之说。他的结体,不如颜整齐,有些支离,也不像颜那样内松外紧显胖,而是显瘦,结体紧,骨头在外摆着。总之,柳字在四大家中是比较独特的。
欧体的笔法明显来自隶书,与颜柳相比,用笔侧锋较多,尤其竖弯钩的收笔,很像隶书。
赵字是回归传统,再续二王余脉,与颜柳欧相比,为秀丽一路,与颜真卿的壮美更是不同。
我不是专家,按我的感觉胡乱说了些,希望对题主有一点点启发。
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并称楷书四大家,如何分辨这四种字体?前面的答主似乎多是一些已成套路的泛泛而谈,我就说一下我个人的经验吧。纯粹是个人感觉,不代表书家认可的观点。
1.颜体宝相庄严。
按年庚来说,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是初唐、中唐、晚唐的书法家,赵孟頫是元代的书画家,所以这四种字体的面世次序应该是欧体、颜体、柳体和赵体,但是我最先接触的是柳体和颜体,对欧体和赵体只是略微认得而已,所以就先从自己熟悉的字体说起。
小时候和妹妹一起练过一阵书法。那时家里刚好有两本字帖,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不知道为什么,我对柳体一见钟情,对颜体怎么都喜欢不起来,于是强制性地把颜体字帖分配给妹妹临摹,自己学了柳体。
我为什么不喜欢颜体呢?因为我不懂书法,纯粹是个人的视觉感受。颜体的辨识度很高,第一眼看上去就是一种“肥头大耳”的感觉。颜体是很端正的楷书,一笔一划起承转合,运笔是很清楚的,但总体结构就是很圆润的感觉,让人想起唐朝那种丰腴的美。肥是真的肥,但是也是肥得有骨头的。或者这就是在内行的人看来,颜体水准很高的缘故吧。只不过像我这种肤浅的视觉动物,就是不大能接受肥美,所以颜体不合我的眼缘。
(颜体:多宝塔碑帖)
当然,现在我知道颜真卿在行家中的评价很高。所以为了尊重起见,我现在更愿意用宝相庄严而不是肥头大耳来形容这种丰腴的字体。
说个个人的判断经验:颜体中横竖笔画的粗细差别比较大,横笔很细,而竖、竖钩、竖弯钩等笔画,中间部分总是特别粗。总的来说,就是横笔中间细两头粗,像扁担;而竖笔是中间粗两头细,像梭子。
2.柳体风骨嶙峋。
“楷书四大家”的说法不知源于何时,此论虽有一定局限性,但基本上包含了几种主要风格的字体。此四种字体的分辨,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书界有种说法:赵孟頫无真楷。此话是说赵孟頫的楷书连带较多,点画之间多呼应,带有很多行书的写法。而其他三体的笔画干净利落,基本上没有牵丝引带。这是赵字与其他三体最大的区别。
楷书的结构有两大类:平画宽结、斜画紧结。平画宽结就是类似隶书那样的结构,横平竖直;斜画紧结就是呈放射状的结构,中间紧密,笔画向四周舒展。
怎么样,比较一下颜体与其他字体,区别是不是很明显?
我们知道,欧体最大的特点是“险峻”,柳体最大的特点是“骨感”,但对于初学者来说,什么是险,什么是骨感?不清楚。
但笔画的粗细很容易看出吧。欧体硬瘦,笔画自然纤细;柳体吸收了欧体的结构与颜体的宽博,因而结构属斜画紧结,但笔画粗壮,且一改颜体横细竖粗的特点,横竖同样粗壮。
怎么样,区别这四种字体的办法学会了没有?
有人问我,我的赵孟頫的字怎么写的这么好,我说我学的王羲之,你觉得呢?
学王羲之变成赵孟頫一路,至于是不是学到了赵孟頫另说,但也说明题主还没有理解王羲之。
赵孟頫离王羲之很远,这个不是轻易就能看出的。
大家都说赵孟頫深入学习了王羲之笔法,但其实他一直停留在浅表层,他也知道自己和王羲之的差距,所以可能非常努力的学书,然而,依然未能亲近王羲之。
后人看到赵孟頫,就叹为观止,无他,书法内蕴潜藏无限,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到达的范围内感受书法。
连赵孟頫都不能深入王羲之系统,那么,后学者学王羲之而庆幸仿佛赵孟頫,亦以此乐道,那也不奇怪了。
书法在这里,也在任何地,因为,因为这是书法。
你不应该这么回答!
先说几句题外话。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有人把我们错认成另一个人的情况,有的人会耐心的听对方把话说完,然后更正对方;有的人会直接打断对方谈话,转身离去;有的人甚至会从头到尾饶有兴趣地扮演对方心中的那个人,绝不说破。三种应对方式各有千秋,好与不好,难有定论。
赵孟頫行书书法作品(局部)
听上去题主提得问题与我举的这个例子是一样的,其实不一样。
首先,别人说你的赵孟頫写得好,不光是在赞美你,也是在标榜自己的书法修为多么深厚。你直接回答自己学的是王羲之,完全不顾及对方的脸面,拒人于千里之外,我觉得不算厚道。
王羲之行书书法作品(局部)
另外,赵孟頫一生的书法追求,都是在直追二王,他甚至提出过中国书法应该复归二王的书法见解理论,并深深影响后世学习书法的人们,一直到今天。赵孟頫的书法是公认最接近王羲之书法的人,赵孟頫书法几乎融汇了二王的所有书法技巧,许多作品甚至都达到了几可乱真的程度,有许多喜爱赵孟頫书法的人甚至认为赵孟頫是唯一一位超越王羲之的人。
王羲之草书书法作品(局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钉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钉行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