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字体行书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字体行书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赵孟頫有哪些不错的行书作品?
赵孟頫罕见的大字行书作品《烟江叠嶂诗》。49.8x413.9厘米。每字大约6厘米。内容是写的苏东坡为王诜所画《烟江叠嶂图》诗题。温雅、遒健、气韵深厚。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赵孟頫行书烟江叠嶂书)
(赵孟頫行书烟江叠嶂诗)
(赵孟頫行书烟江叠嶂诗)
整体风味和陆柬之《文赋》秀逸风格相近,行书中杂以少数草书。流丽中杂飞动。长直笔画多,线条温润。但赵孟頫的作品更为开张奔放。
我来回答:赵孟頫是跨越两个朝代元代和明代的大书法家,他的作品留给后人的很多,如胆巴碑,五聊先先传,赤壁赋,洛神赋,心经,兰亭序临写等名篇。其中行书最好的当属洛神赋了,继承了二王的笔法,得二王精髓。
我感觉大家对赵孟頫的《洛神赋》、《赤壁赋》、《归去来兮辞》、《秋兴赋》、《秋声赋》、《闲居赋》、《秋深帖》这些都比较熟,都挺多书友临摹学习,确实写得漂亮。
其实还有一些赵孟頫写的手札和书信之类的帖子也是不错的。
例如《吴门帖》
《惠竹帖》
《俗尘帖》
另外,赵孟頫还有一个《梅花诗》帖,可能很多书友不一定注意到。是赵孟頫咏梅的自作诗,时年六十岁。此帖诗文清丽,字法绝伦,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帖。
赵孟頫是一位多产的书画大家,流传下来的作品也绝多。
其传世书迹几乎涵盖了他早、中、晚的各个时期。
早期作品如《吴兴赋》、《杜甫秋兴八首》、《远游篇》等,书体娟丽,笔法丰腴,可看出师法赵构的些许痕迹,笔力善赢弱,结体平正中矩,个人风格还不十分显现。
中期作品则很多,代表作行书如《前、后赤壁赋》、《洛神赋》、《感兴朱子诗》、《归去来辞》、《归田赋》、《兰亭十三跋》、《王羲之四事》、《趵突泉帖》等等,此时书风神彩飘逸、劲蕴于内,极得二王魏晋风度。
晚期突出的作品有《闲居赋》、《行书千文》、《酒德颂》、《雪严和尚柱杖帖》以及一些题跋诗牍如《七绝诗》、《烟江叠嶂图诗》等,此时一变以往秀逸丰娆之感,用笔含籀意、瘦硬苍劲;结体参李北海意,内圆外方;章法大开大阖,姿态翩跹。可谓寓静于动,恣肆又不逾矩,达到了人书俱老的地步。
赵孟頫行书就如一位美人:从小时的珠圆玉润;到青春年少的风彩照人;直至晚年的气度高雅……!是各阶段美的极至,也是适合学书者依次渐进的学习经典!
[临池管窥]欢迎关注!
赵孟頫的行书,是他书作中的最高成就。
著名的作品有,《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前后赤壁赋》,《洛神赋》,《归田赋》,《秋声赋》,《归去来兮》两种,《送秦少章序》,《吴兴赋》,《文赋》,《谷仙赋》,《兰亭序》五种等最为著名。而论精妙,则是他的尺牍与书画题跋。
赵孟頫一生创作过大量的书法作品,其书风婉媚秀逸,妍丽多姿。深受王羲之书法影响。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合称欧颜柳赵。是初学者入门学习的最佳典范
赵孟頫精通音律,擅长书画,诗文俱佳。他取得的书法成就,得益于其博学多艺,与其勤学善思。他日书万字,换成一般人,一天读一万字都是一个不小的成绩。他在兰亭十三跋中这样写道:“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告诫后人,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
学习书法,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精心研习一帖,才能更深入的体会出用笔的精妙之处。专一的学习方式比博学众家更具效率。
硬笔行书,哪位老师的行书更适合日常书写?
我若说我的字实用性很强,会不会有赞同的?
我若说,大多的常用字,不同的风格的行书结构我都是尝试过、认真比较过,会不会有人相信?
甚至连每个回锋,每个笔画中的以繁代简,是否有出处,我都会为一个字查找几个资料,以确定是否可写。
再看书写是否顺势,实用性如何?辨识度如何?
除此之外,你若想写一手好字,你要明白几个道理:
一,结构要稳,重心要齐,笔画宜灵动。
则不但会有实用性,且满足大众审美最大公约数!――但是,新手不要追求灵动。
二,很多规范行书,其结构为了求得规范,和书者的日常行书是有一定差距的,有的差距还非常大。我只是努力把差距做到最小,至少是个追求!
三,追求实用性硬笔行书,要学的是结构,不能彻底抹煞的是自己的习性。
硬笔行书不像毛笔一样,风格多变,目前市面上能见到的硬笔书法字帖,其实相差不是太大。要想学硬笔行书的话,建议学习有传统书***底的老师的字,你去看看,跟谁比较对眼就选谁的。
庞中华和司马彦的字不建议学,这两位虽然是当初八十年代硬笔书法大潮中大红大紫的人物,但是随着民众的审美水平的提升,两位硬笔书法的先驱者就暴露出了他们技法单一,格调不高,缺乏传统书***底的弱点了。后来随着一些新的硬笔书家的出来,如吴玉生、顾仲安以及后来的田英章等人,这俩人的字帖也就渐渐失去了市场。
虽然题主的意思是不想成为硬笔书法家,只想把字写好看点,有这种想法的朋友应该很多。但是不管你的目的是不是成为书法家,其实练字都需要找本字帖临摹,这个过程不能少。如果说把字练到美观好看,算是硬笔书法的初级水平吧。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管目的如何,大家下的功夫都差不多。既然下的功夫差不多,那就找一个有传统书***底的老师的字练,练出来的字会更高雅一些。
下面介绍一些比较著名的硬笔书家:
沈鸿根(别号:江鸟)硬笔书法的老前辈了,软硬兼修,我上学时就学过他的字。现代新秀辈出,知道“江鸟”的人已经不多了,老一辈书家的魅力在于他们的字更有韵味,蕴含了更多的东西。目前市面上他的字帖应该很少了,他的字帖大多数是行草书。
钱沛云,1946年生,也是老一辈书法教育家,他的老师是任政老师(任政是沈伊默的***),因此起点较高。一辈子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很少去宣传自己,书法界受人尊敬的好老师,网上有他的教学视频。他的硬笔行书好看、耐看也好学,但因为没有刻意宣传,一直没有热卖过。
卢中南,1950年生于武汉,中国著名书法家。是我非常尊敬和喜欢的当代书法家、楷书大家。软硬笔实力深厚,连以欧楷出名的田蕴章老师都对他的书法十分推崇。在南开大学教硬笔书法的时候,不用自己的,而用卢中南的硬笔楷书字帖。
田英章,1950年生,也是软硬兼修的书家,楷书功底非常深厚,以欧楷出名。他的硬笔行书流畅自然,写出来也非常的漂亮、耐看,各种字帖也是市面上最多的了,网上还有各种***教程,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
顾仲安,1956年生,从小练毛笔书法,因此他的钢笔书法中蕴含了传统书法的神***,有书卷气、耐看,既有法度又不拘谨。他的硬笔行书风格独特,个人来说也非常喜欢他的字。
李放鸣,1957年生,令人尊敬的老书法家,讲究用笔,一招一式强调师承古法,硬笔也是追古、绝美。楷、行都极力推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字体行书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字体行书作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