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喜欢什么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喜欢什么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行草书一般选什么毛笔?
写行草选用什么笔的问题,这要因人而易,因字择笔。但是,写行草书还是用兼毫笔为多,兼毫软硬适中,书写起来更易掌控,挥洒自如。在选择笔峰时,选择适当的长短,笔锋太长不易掌控,长锋更适合书写草书。笔锋长短适合,易于掌控。 再者,临帖也要判断帖所使用的哪种笔,看帖的风格而选笔。
毛笔字书写时,首先要选好毛笔,行草书书写时,最好选用狼毫笔为宜。
(一),书写草书、行书时最好用狼毫笔。狼毫笔尖爽利,易于挥洒,更能起到得势,运用自如,好似行云流水。(狼毫是用黃鼠狼毛做的)。
(二),楷书、隶书的书写,多以羊毫为宜。羊毫为羊毛作,笔鋒柔软,写时随意,中号字相宜。
(三),行书和篆书的书写,可用兼毫(羊、兔毛混合笔),是柔软性毛料笔,写出字整洁、园润、饱满。
书写笔运用,需根据自己喜好习惯而定,灵活运用为好。可掌握四大原则:
1、尖,笔末端尖锐,书写易传神。
2,齐,毫笔平齐,运笔时万毫齐力。
3,园,指笔形园如枣核,书写字园润有力。
4,健,笔有強弹性,书写雄壯有力,自如。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要练好字,选好笔是关键。什么“善书者不择笔”都是骗人的。
那么写好行书选什么样的笔?我们先把行书分为三类。
第一,二王一路行书。写这一路行书,应选择笔锋较尖,弹性较好,笔毫适中的狼毫笔或兼毫笔。也有选择羊毫笔的,但羊毫笔较软,不易控制,如若选择羊毫笔,最好是加健羊毫。
第二,颜真卿一路行书。颜真卿行书一般是裹锋,用笔细节不同于二王行书,以秃笔为之更易出效果,如临习颜真卿《祭侄文稿》。
第三,王铎一路行书。王铎书法是晚明浪漫主义个性解放思潮下的典型代表。晚明出现生宣,王铎行书用墨的变化是其主要特点之一,如枯笔与涨墨的对比。正因王铎书法的这种变化,建议使用长锋羊毫,更易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几款毛笔是我常用毛笔,自我感觉还是很顺手的。
我写行草书一般用兼毫长锋。兼毫长锋软硬兼备,使转灵活,含墨量较多。
行草书是线条的表达。线条的质量决定行草书的成败。好的线条应该是有弹性,有力度,刚中有柔,刚柔相济。行草书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它对笔的选择。而兼毫长锋也正好能达到这种效果。
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行草书是行草兼有的一种书体,有的可能偏于行,有的可能偏于草,有的取势,有的追求婉转流畅,为了达到不同的效果所以对笔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另外由于习惯等原因,有的喜欢用狼毫,有的使用羊毫更顺手些。
按照个人的书写习惯写行草书首推狼毫?为什么?狼毫笔锋坚挺而富有弹性更利于行草书飞动流美的表现!加上它的吸墨性较差更利于表现行草书的枯涩、凝滞和飞白之笔,故首推狼毫!
其次是兼毫笔!兼毫笔一般是紫七狼三这就是七分紫毫(兔毛)加三分狼毫(黄鼠狼毛)更利于表现出行书的的流动鲜亮之美!这样写出的书法作品沉稳!端庄!秀丽!更具鉴赏性!至于宣纸的使用行草书首推半生半熟经过处理后(更易着墨)的宣纸,当然也可以使用生宣这样更能体现出书写者对笔墨的把控能力!(生宣吸墨性好!墨烟落笔瞬间成型没有一定的书***底,很难把控到位)初学者建议使用半生半熟或熟宣更利于表现!一句话书法笔纸的选择没有固定的模式,纯粹是个人书写习惯和使用习惯的问题,不要教条刻板地去对待,宜因人而异!自认为书法水平的高低与一个人的功底有关,与外物(诸如笔墨纸砚)的选择关系不是很大!
草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书写时有何技巧?
感谢邀请,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三点看法:
第二,我们在学习草书的时候,不仅要了解草书的主要技法,还要对草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草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重要书体,这种书体形成于汉代,最初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章草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国吴皇象的《急就章》,今草当以王羲之《十七帖》、孙过庭《书谱》为最佳范本,狂草则主要是学习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自叙帖》。
第三,说到草书技法,其实并不复杂,只不过有些人爱神乎其技,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复杂了,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明所以。下面重点说一下草书的技法。
草书跟其他书体一样,同属于中国书法,那么该遵循书法的普遍规律:“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功。”
(1)连,就是把两笔或者更多的笔画连接在一起。比如,“反”字,楷书共有4笔,草书却连成了1笔。
草书与篆丶隶丶楷丶行诸种书体比较而言,其特点可主要概括为:简易流美。抒情写意。
其结体省笔丶变形,删繁就简,趋便捷爽利。省略点画细节,以概貌约形体。打破平衡,变形夸张其势。
书写运笔以使转为主,以点画为辅。打破匀速,突显节奏变化,以适应情性表达。
孙过庭《书谱序》云,"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草乖使转不能成字″。
草书的起始阶段,也是实用型的。所谓"倚马可待"立等遂取,所谓"匆匆不暇"而作草。前者为环境条件所限,后者为时间所迫。现实生活中机动便利的要求,促成了草书体例的形成。
毕竟"草"之随机随意性,最终难逃"不登大雅之堂"的命运,跳出实用范畴,成了文人墨客的公余炫技之便。由于其脱离了谨严的规矩束缚,也便成就了它的另类艺术风格。盛唐出现"颠张"丶"醉素″的狂放大草书,可以说完全走出了实用。再以此用于魏晋前后的简牍丶翰扎之书写,那就是格格不入了,与小草书都完全是两码事了。
草书的书写创作,从技法丶技能上说,也应把握其特有的規律丶原则性。孙过庭有言,"草不兼真,殆于专谨″。凡事过犹不及,草得没了节制,就是了草丶草率了,就是病(殆)了,就是过失了。所以他强调,"草无点画,不扬魁岸"。光突出照顾草书书写的使转流便,便无气魄丶态势之张力。這是特别要注意到的,不少朋友逆反对楷书功夫的夯实,其实是很使草书基础功夫乏力的。
草书的字内功丶字外功之要求都是很高的。"无间心手,忘怀楷则,自可背羲献而无失,违锺张而尚工"。忘怀楷则,决不是不要规矩,不下基础功夫。而是要基础沉厚,功夫纯熟,"心不厌精,手不忘熟,若运用近于精熟,规矩諳于胸襟,自然容与徘徊","潇洒流落,翰逸神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喜欢什么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喜欢什么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