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交所正式启动“质量回报双提升”专项行动,行动旨在从增强聚焦主业意识等四大方面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着力引导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意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优质深市公司积极响应、此发彼应。为进一步向市场直观、深入解读深市公司双提升方案,展现深市公司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成效,证券时报推出《畅谈“双提升” 共塑新质生产力》系列报道。
今年年初,《***中央 ***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细化了33条举措,提出到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美丽中国建设顶层设计的发布,碧水源等环保类上市公司正积极抢抓发展机遇,“扮靓”美丽中国。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作为一家深耕环保水务行业逾20年的行业龙头,将如何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呢?日前,碧水源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黄江龙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
实现投资者、公司和社会共赢
证券时报记者:近期,***院、***多次提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上市公司质量突出体现在给投资者的回报上”等内容。请介绍贵司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方面的先进做法及有益经验。
黄江龙: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是投资价值的基础,而投资价值的高低又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和发展前景,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我们更需要扛起大旗,积极履行上市公司责任,不断提升公司价值与回报能力,以实现投资者、公司和社会的共赢。
碧水源高度重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公司在2022年正式启动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2022—2024),其中在推动上市平台布局优化和功能发挥、促进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和规范运作、强化上市公司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增进上市公司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等方面制定了46项具体措施,旨在强化公司战略定位,聚焦发展主责主业,落实提升碧水源核心科技研发及产品技术实力、公司治理水平、资本运作水平及投资者关系水平,以更核心、更高质、更合规、更透明和更主动的市场姿态稳扎稳打聚焦主营业务发展实体经济,并通过有效利用多样化资本市场平台提升上市公司话语权,做好公司价值传递与实现工作。
过去两年,公司扭转此前整体下滑态势,实现经营业绩止跌回升,经营态势持续向好。“一利五率”(利润总额和资产负债率、营业现金比率、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得到持续优化,各业务板块多点开花,整体经营稳中有升,公司质量实现快速提升。同时,碧水源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近两年聚焦膜产业链技术领域应用基础研究,高端膜产业原创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盐湖提锂、工业零排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了公司配套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产业控制力显著增强。我们也在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等。
持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决策效率,强化风险管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这也有益于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提升投资者信心。
公司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我们始终坚持以环保为己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关注员工***,强化与各利益方沟通,践行ESG理念等,努力实现公司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碧水源始终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任务,通过不断创新、优化公司治理、强化风险管理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努力,为投资者创造了丰厚的投资回报。我们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而努力奋斗。
以“深耕细作”提升公司内在价值
证券时报记者: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不仅是监管的声音,也逐渐成为市场的共识。请您介绍贵司如何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理念。
黄江龙:在当今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中,“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已经逐渐凝聚为一种广泛的共识。这并非仅仅源于监管机构的倡导,更在于投资者作为市场的基石,他们的权益保护和满意度对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是推动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保护投资者权益,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是上市公司要履行的责任。
碧水源坚定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致力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投资价值,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首先,我们坚持在价值创造的基础上深耕细作,通过持续改善经营和优化基本面,来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出了“12256”发展战略,旨在引领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其次,我们注重市场价值的实现。我们高度重视市场反馈,通过多元化的投资者沟通合理引导预期和传递公司价值,以增进各方对公司的认同。我们的目标是促使公司的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能够齐头并进、共同成长。
此外,我们还积极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不会对市场热点进行刻意炒作。我们相信,只有真实、透明的信息披露,才能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支持。
同时,我们坚持稳定的现金分红,2019年,我们在此前每年分红比例为归母净利润10%的基础上,提升至15%以上。因为公司发展需要一定的现金驱动,我们也会在保障公司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投资者的回报,希望与各方共享发展成果。
最后,我们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定期发布环境、社会及治理报告,与各利益相关方进行有效交流,系统地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
总的来说,碧水源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我们的各项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努力,为投资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聚焦科技创新 释放新质生产力
证券时报记者:2月26日,碧水源发布“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请您介绍下该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及特色举措。
黄江龙:这次的行动方案主要围绕坚持战略定位与科技创新,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夯实公司治理,提升规范运作水平;提升信息披露质量,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充分传递公司价值;持续稳定现金分红,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四个方面扎实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切实履行上市公司责任。
在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方面,公司重点通过锚定“12256”发展战略,聚焦科技创新,释放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近两年,碧水源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并创近年历史新高,2023年,公司以及公司技术也先后获国家、省部级、行业协会等各类奖项,同时多项研发技术逐步实现产业化,并成功实现项目应用等。
下一步,碧水源将稳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瞄准振动MBR技术研发与应用、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膜污染预测与优化、高品质反渗透膜开发、高性能纳滤膜开发、超微滤膜绿色生产研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膜与新材料研究等重点研发领域,以市场为中心,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并形成产值,推动“膜”技术革命性创新。同时碧水源将继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热门话题。您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什么?公司在这方面有哪些实践?
黄江龙:新质生产力是指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条件下,由科技突破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衍生的新形式和新质态。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之间的有效链接,最为核心和关键的是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创性技术创新及高质量的工业应用等。
碧水源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来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公司研发投入强度持续提高,创近年历史新高;公司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优化高端海水淡化反渗透膜技术,开发高效分盐GT、GH系列高端纳滤膜,聚力攻克聚酰胺脱盐层合成技术难点,加速升级V—MBR装备,并积极推动生产与技术的绿色低碳与数智化建设,在公司产业链高端领域、原创技术领域实现接连突破。2023年,碧水源被国家发展改革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推动组织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2个、国家重点研发***4项。相关科研项目先后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领域优秀奖、中国膜行业专利金奖、水业中国“星光奖”等荣誉。膜技术产品荣获中国专利奖、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金奖、中国膜工业协会科技一等奖等。
产业方面,公司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巩固污水***化、高品质饮用水等业务核心优势的同时,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盐湖提锂等新材料领域,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筑公司未来发展新优势,推动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在聚焦主业基础上,公司业务实现多元拓展。
此外,公司积极践行ESG理念,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生产经营,同时在生产、研发等多方面积极推动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建设,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助力新质生产力建设。
打造世界一流水务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结合行业发展前景,从中短期看,公司对2024年的市场机会有何判断及布局?
黄江龙:碧水源深耕环保水务行业逾20年之久,我们判断,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预期随着行业集中率提升、政策形势转变,我国水务行业已逐步从规模扩张向精细运营、智慧化、绿色低碳化发展。碧水源作为膜行业领军企业,更要强化担当,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提升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切实发挥公司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作用,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奋力将碧水源打造成以膜技术为引领的世界一流水务企业。
证券时报记者:值此两会召开之际,您对资本市场有什么寄语?
黄江龙:碧水源将积极履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责任,坚持环保基因,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用先进的国产化的高科技技术与产品,持续为我国用水安全、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我们也将在不断夯实公司质量的基础上,强化与投资者的沟通,持续加大对投资者的回报力度,引领公司与投资者共同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是有活力、有未来的市场,每个高质量的上市公司都是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一员,我们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主体责任,坚持长期主义,以提升价值为己任,重视利益相关方利益,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助力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