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白的行书是什么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李白的行书是什么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白的上阳台帖是什么书体?
这幅书帖所写五行,共25个字:“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字帖纵28.5cm、横38.1cm。前两句描述了画作中的王屋山景色。后两句是赞扬老友司马承祯高超的作画水平,其中“清壮可穷”就是说司马承祯把王屋山的清幽与壮美完全表现了出来。
这幅作品从书法角度上看,是***用的草书,书法造诣颇深。“书画皇帝”宋徽宗非常喜欢这幅字帖,并在《上阳台帖》中作跋,其中有一句写到:“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也”。宋徽宗认为李白的书法和其诗句一样出类拔萃。宋朝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称赞李白的诗书:“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同样认为李白的书法已经达到了可以流传千古的水平。
李白真迹有哪些?
李白流传后世的书法真迹极为稀少,宋徽宗时藏于御府并著录于《宣和书谱》的,仅有五帖——行书《太华峰》《乘兴帖》和草书《岁时文》《咏酒诗》《醉中帖》等。其他典籍也曾载有一些李白的书法碑刻,不过除《上阳台帖》帖迹外,均已散佚,无从寻见。
李白上阳台帖
《上阳台帖》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石渠宝岌初编》中有详细的文字描述:《上阳台帖》墨迹本,白麻纸书写并卷装。
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
三绝分别是:“裴旻剑舞”、“李白诗歌”、“张旭草书”。
1、裴旻剑舞
裴(péi)旻(mín),祖籍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唐代***时期的人物,曾镇守北平郡(治今河北卢龙),曾先后参与对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战事,据记载官至“左金吾大将军”。
唐***间人。据《独异志》载,他“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
又据《历代名画记》,画家吴道子因见裴旻剑舞,“出没神怪既毕,乃“挥毫益进”。
文宗时,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三绝”,世人称他们三人分别为“诗仙”“草圣”“剑圣”。裴旻以善射著名。任北平守时,北平多虎,他一日射虎三十一头。
2、李白诗歌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赋诗多以抒情为主,是第一个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收提高而形成本人独特风貌的诗人。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
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杜甫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之评,堪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关于古代汉字李白的古诗四句?
《静夜思》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夏日山中》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赠怀素草书歌》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行。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恍恍如闻魔雷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此卷为董其昌书李白赠怀素《草书歌行》。虽不像狂草那样奔放跌宕,但是全卷笔意连贯,行气舒畅,墨彩华润。整体风格于娴熟精美中透露出生秀隽雅,又不失浑厚沉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白的行书是什么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白的行书是什么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