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随心草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随心草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行书,草书?
行书
行书:行书是楷书的快写,相传始于汉末,它不及楷书的工整,也没有草书的 草案.行书中带有楷书或接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带有草书或接近于草书的叫 "行草"。
草书
草书: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借,并不是随心 所欲的乱写,草书的特点是艺术欣赏价值大于实用价值.一般分章草和今草二种. 章草是隶书简易快写书的书体,字字独立不连写,今草是楷书的快速写法,点画飞动,上下之间笔划痕迹往往牵连。
草书: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始于汉初。当时通用的是“草隶”,即潦草的隶书,后来逐渐发展,形成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章草”。汉未,张芝变革“章草”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唐代张旭、怀素又发展为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的“ 狂草”。
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行书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代表作最著名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前人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形容其字雄强俊秀,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四大草书家?
于右任的书法依旧是清末画家的面貌,只不过自己走的高贵了一些。他的成功之处就是将赵孟頫的书法变为己有,融进了自己的金石书法中。
2、林散之,他刷新了草书的面貌。
林散之的草书完全是建立在随心写意的基础之上,他把这个时代在书风上的弊端全都表现了出来。
3、卫俊秀,他解决了草书的碑化问题。
卫俊秀作品气韵高古,笔势磅礴,或如瀑布飞渡,一泻千里,或如珠落玉盘,温婉俊逸。放处不凝滞,收处不佻靡,密处势荡气摩,疏处空灵可人。
4、王蘧常,他解决了草书线条的“浇铸感”和风格的奇古,他以碑书的质感、篆书的圆转、等粗的线条写结构有意繁复冷僻的章草。
一、“草圣”张芝。后汉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勤学好古,淡于仕进。
二、张旭。生于唐上元三年(675),卒于玄宗天宝九年(750),张旭苏州人,字伯高,一字季明。善草书。
三、怀素怀素字藏真,今湖南长沙人。俗姓钱。自幼出家为僧。生于玄宗***十三年(725),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唐代明僧,为玄奘三藏法师之门人。
四、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嵩樵,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二十世纪草书四大家,一般认为是林散之、于右任、王蘧常、卫俊秀四位著名书法家。他们的作品名冠一时,享誉海内外,至今仍是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评论家所津津乐道的一代书法宗师。
草书四大家
1、张芝,他是早于王羲之的书法,也是王羲之顶礼膜拜的狂草***。他将草书第一次推向了艺术的巅峰,并创造了一线贯通的一笔书。被后世其他草书大家***用沿袭至今。
2、怀素。他也是一代狂草***,他的原创性很多,也制定了狂草书法笔法和基础,后世只是在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再加工。怀素10岁就出家成为僧人,他的传世狂草作品很多,如《自叙帖》《怀素四十二章经》等等,都是他的著名作品。
3、张旭。历史上说的张长史就是他,他也是“饮中八仙”,他的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张旭的狂草也从剑舞中悟出,张旭的狂草突出了狂逸的表现力,与怀素并称“颠张狂素”。
4、黄庭坚,他也是一位狂草***,其实明朝的祝枝山(允明),他的狂草也是一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随心草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随心草书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