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苏轼字体草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苏轼字体草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苏轼赤壁赋是什么字体?
苏轼《赤壁赋》字体是苏轼行楷。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乘舟遊览黄州城外赤壁,遙想八百多年前,三国时代孙权破曹军的赤壁之战,作《赤壁賦》,表达对宇宙及人生的看法。同年十月重遊,又写了一篇《后赤壁賦》,兩文传涌不绝,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杰作。此卷行楷书,结字矮扁而紧密,笔墨丰润沉厚,是中年时期少见的用意之作。
苏轼的书法早年是学“二王”,中年以后学颜真卿、杨凝式,晚年又学李北海,又广泛涉猎晋唐其他书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风格。他的书法,用笔多取侧势,结体扁平稍肥。据说这与他握笔的姿势有很大关系,苏轼执笔为“侧卧笔”,即毛笔侧卧于虎口之间,类似于现在握钢笔的姿势,故其字右斜,扁肥。
这篇苏轼行楷《赤壁赋》,书文俱佳。作品文字意态丰腴,结体稳密,纵笔重,横笔轻,撇戈笔划,左伸而右缩,為苏字特色。
苏轼的字能练么?
我们后学晚辈除了崇尚苏轼的伟大成就,学习借鉴苏轼的书法特点及精神影响外,如若临摹苏体,亦步亦趋,只是简单的形似追习,恐难入妙道,更难学有所就。
所以苏轼的书法只能借鉴、欣赏、感悟,不宜学习临摹。
苏轼的书法代表作?
苏轼的书法作品有《洞庭春色赋》,《人来得书帖》,《答谢民师论文帖》,《江上帖》,《李白仙诗帖》,《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诗帖》,《前赤壁赋》,《东武帖》,《北游帖》,《新岁展庆帖》,《宝月帖》,《令子帖》,《次辩才韵诗》,《一夜帖》等等。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1、《罗池庙诗碑》、《表忠观碑》、《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是苏东坡著名的楷书四大名碑。 苏轼行书书法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2、《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苏东坡的字?
字子瞻,一字和仲。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殿试中乙科,赐进士及第,一说赐进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宋神宗时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纵横恣肆,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轼字体草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苏轼字体草书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