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没有师父怎么学行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没有师父怎么学行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毛笔字自己没事练不要老师可以练好不?
有老师进步的块,老师包括直接和间接的老师,直接的就是拜当今在世的名家为老师,间接的就是通过书籍、视频等书法教学讲解向授课者学习。但无老师进步慢,主要是临帖自己悟,悟性高的进步快些,悟性低的进步慢些。
在跟老师学字之前,我自己也练了大约两年左右,当时临的是《多宝塔》。后来一位长辈见我喜欢写字,就给我介绍了我后来的老师。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见老师的时候,我拿着在报纸上临的多《多宝塔》,老师见后没有多说什么,然后为我临习了《多宝塔》作为范字。当时的感觉是,老师的用笔跟我完全不一样:起笔、行笔、收笔自然而富有节奏,看着老师轻松地书写,即使还没入门的我也能感受到自己差得太多。后来一直跟着老师学习书法,直到老师离世。
把这个经历分享出来,是希望给喜欢书法的朋友一个参考。荀子在《劝学》中有经典的论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一个好的老师,不但可以教给自己正确的练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拔高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视野。眼高于手,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与进取心。让自己知道自己的差距,从而以正确方法去提高自己。
关键注意两点,一是临帖的方法,字帖要边临边背,不能看一笔描一笔,而是争取一气临下完整的一个字,写完后再与字帖进行不对,查证不足,再作尝试,如此反复直至比较满意为止;最初可以由点横撇捺等笔画临摹入手,揣摩其书写特点,比如入笔运笔及收笔的技巧。熟练后,可进行整字的临摹。
其二是不要贪速贪多,一本字帖未学完全,不学新的字帖,一种字体未学好,不学新的字体。
书法,在很多人眼里就是能写出一手好字,其实这个观点也是对说的过去的。可从书法的角度来说书法是写字,但写字不一定是书法,俗语有云,书法有法,法无定法。这个法个人认为就是笔法与章法,只要你笔法跟章法是与历史书法一脉相承,能寻根索源,那就可以断定您写出字会是书法而不是单纯的写字。而这一切都是必须从碑帖中求索而来,如果自己对于帖认识不够,审美的高度不够,很多人选帖就会选自己喜欢的好看的帖去学习,而这就会落入一个圈套中。就拿小楷来举个例,下面有两本帖,第一幅墨迹道德经,第二幅拓片乐毅论,大家肯定认为道德经墨迹本的非常漂亮,比那个碑拓片要好,自然就会选这个道德经来临帖,来作为参考学习。如果是这样那就错了。第一幅是赵孟頫的道德经,而第二幅是王羲之乐毅论,其实从专业角度来看乐毅论这个水平比道德经的艺术水平要高多了。而这样主要是源于审美高度不够,要怎么样避免这样书法学习的误区了,这个就要有一个老师来指导。所以要想练好书法,不能单纯的闭门造车。
我认为自己学不要紧,比跟着外行或******学要好的多,关键是要临帖,还要尽可能的临像,别比葫芦画瓢,要比葫芦画葫芦。另外,读读书法史,多看看名家名帖,有很多***教学也很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没有师父怎么学行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没有师父怎么学行书字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