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国楷书广告字体风格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民国楷书广告字体风格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勤礼碑的背景及特点?
颜勤礼碑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 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 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此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
《勤礼碑》的结构特点,可概括如下:
1.横轻竖重,对比明显。汉字有许多字都是由横画、竖画,或者是以横竖画为主组成的。对于这些字,《勤礼碑》在结构处理上基本上是横轻竖重,对比鲜明,形式俊美,使人想起了主干粗壮,枝条细劲的苍松来。如“士”字。
2.以纵取势,内紧外松。《勤礼碑》体势多取纵势,这样每个字看上去很紧密,但通过字内部的穿插、揖让、避就、虚实等手法的运用,整个字形端庄、稳重,有一种庙堂之气。如“阙”字。
3.字形方正,豁达端庄。颜字改变了欹侧的结构,用较为端平的笔画写出。左右也基本对称,字呈方形。它吸收了古代篆隶书法,以正面取势,使人感到庄重正大,内涵宏伟。如“故”字。
4.雍容大度,宽博古荡。雍容大度,宽博古荡是颜体的艺术特色,也是其结构特点。圆笔中锋的笔法;并列两竖的相向,造成一种外拓的张力,有力度,动感强;捺画的厚重等都是形成这一特色的重要条件。如“四”字。
总之,《勤礼碑》还有其他特点,以上几点集中体现了雄伟端庄的风格,字字挺拨有力,气势逼人,是学颜的优良范本之一。
我是初学勤礼碑的,自己在家学,颜勤礼碑有什么结字特点?求指教?
《颜勤礼碑》,唐颜真卿 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颜勤礼碑》在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麻姑仙坛记》则在宽博中见空灵洞达之韵度,堪称颜楷的双峰并峙。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最为成熟时期的佳作之一,其结构具有端庄豁达、舒展开朗、动静结合、巧拙相生、雍容大方之特点。其用笔横细竖粗,藏头护尾,方圆并用,雄健有力。竖画取"相向"之势,捺画粗壮且雁尾分叉,钩如鸟嘴,点画间气势连贯。碑中的字,同样的点画有不同的变化,生动多姿、节奏感强。此碑重法度、重规矩,具有大唐盛世之气象。
笔法是指写字点画的用笔之法。从广义上说,笔法包括执笔法和用笔法,从狭义上讲,笔法即指"用笔"法,也就是写出各种不同形态点画的方法。汉字书法的每一个笔画都是由起笔、行笔、收笔这三个步骤,通过纵横两个方面的运动来完成具体形象的,现将常用的笔法分述如下:
藏锋:是指起笔而言,当某一笔画起笔时,笔锋先向相反方面逆行,待笔锋"折"或"转"后再写笔画。起笔处笔锋藏在画内,使之不露痕迹。
露锋:是指起笔与收笔而言,在此主要指收笔。当某一笔画要收笔时,笔锋逐渐提起,至收笔处笔锋露于画外,呈尖状。
回锋:是指收笔而言,即笔画写到结束时,笔锋转为逆方向轻回收笔。
抢锋:也称"虚抢"、"空抢",是露锋起笔和露锋收笔时***用的运笔动作。即在露锋起笔时先在空中作一个藏锋动作,然后再入纸作笔画的起笔。在露锋收笔时,也按有往必回、无垂不缩的要求把锋在空中回缩。
中锋:在行笔过程中,使笔锋在笔画的中间运行。中锋行笔可使点画墨色均匀,沉着有力。
侧锋:行笔时锋尖偏在笔画一边,笔画呈一边齐一边虚,扁薄而无立体感,写书忌之。按笔和提笔:按笔是指笔往下顿的动作;提笔指笔毫不提离纸面,与按笔相对,可形成由粗到细的线条变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国楷书广告字体风格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国楷书广告字体风格特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