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篆字体兰州太平鼓,以及兰州太平鼓的传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兰州太平鼓的由来
- 2、兰州太平鼓的历史沿革
- 3、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
- 4、兰州非遗:兰州太平鼓简介
- 5、甘肃兰州民间艺术之粹
兰州太平鼓的由来
兰州太平鼓的起源和历史如下:太平鼓起源于西汉,最初用于战争鼓舞士气、祭祀、舞蹈和音乐。明朝初年,徐达设计将士装扮成社火队入城,将兵器藏于鼓中混入城中,成为人们渴望和平、向往太平的情感表达方式。
太平鼓的传说由来已久,且众说不一。一说:起源于古代的祭祀礼仪,意寓迎春而震动地气;一说:是古代的屯军遗俗,旨在发扬蹈厉,催人振奋。
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徐达这次战役的胜利,把这种鼓取名为“太平鼓”。从此,兰州的太平鼓逐渐演变成各种复杂的形式,成为兰州社火中最受群众喜爱的民间歌舞而广为流传。
太平鼓大约出现在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开辟西域建立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积聚交汇。这时的鼓除用于战争鼓舞士气外,大多用以祭祀、舞蹈、音乐。据《玉海》记载:“羯鼓如漆桶,两头具可击”,这就是早期的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艺术团是由皋兰县西岔镇农民组成的民间文艺团体,1990年赴京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时叫“兰州太平鼓队”,1999年在首都参加国庆50周年联欢晚会时改为现用名。
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郊区农村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兰州太平鼓的历史沿革
1、兰州太平鼓的起源和历史如下:太平鼓起源于西汉,最初用于战争鼓舞士气、祭祀、舞蹈和音乐。明朝初年,徐达设计将士装扮成社火队入城,将兵器藏于鼓中混入城中,成为人们渴望和平、向往太平的情感表达方式。
2、兰州太平鼓艺术团是由皋兰县西岔镇农民组成的民间文艺团体,1990年赴京参加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时叫“兰州太平鼓队”,1999年在首都参加国庆50周年联欢晚会时改为现用名。
3、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兰州、皋兰、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
4、皋兰山西南麓的皋兰西岔乡铧尖村,这里就是兰州太平鼓的“发源地”了.兰州打太平鼓的习俗据考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传说明朝初年,徐达、冯胜奉命西征元军残部,一举收复了兰州。
5、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兰州、皋兰、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太平鼓作为兰州地区城乡人民喜爱的汉族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
6、一举攻破城池,元军大败。为纪念攻城胜利,祝愿永世太平,人们便给这又粗又大又长的鼓命名为“得胜鼓”、“太平鼓”。时王保保城隶皋兰属地,故称“皋兰太平鼓”。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
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位于中国甘肃省临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40公里的积石山大寺沟西侧悬崖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在黄河北岸大寺沟悬崖上开凿,西秦蹇宏元年(420年)正式立碑,上下四层。
兰州太平鼓。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因灾难人们就要驱魔祛邪,因战争人们要祈求和平,因盛世人们就要欢腾高歌。在兰州,震天动地的太平鼓就成为人们宣泄情感的一种媒介。一起来了解下 兰州文化 中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鼓。
中国的历史文化久远,其流传下来的戏剧文化可谓是琳琅满目,而在我国的西北重镇,就有着太平鼓这么一种戏剧舞蹈,它是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已经六百多年的历史,那么就跟我一起来了解下兰州太平鼓吧。
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位于兰州城关区北滨河路金城关风情区二台,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展览面积2400平方米。
兰州太平鼓,甘肃省兰州市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兰州、酒泉等地,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是当地人民最喜爱的表演形式之一。
兰州非遗:兰州太平鼓简介
兰州太平鼓呈圆筒形,鼓身高70至75厘米,鼓面径长45至50厘米,鼓重19至22公斤,双面蒙牛皮,绘有二龙戏珠等图案,鼓带较长,可挎在肩上,便于击打,同时又可将鼓抛向任何一个方向。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600多年历史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兰州、皋兰、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太平鼓作为兰州地区城乡人民喜爱的汉族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兰州、皋兰、永登、酒泉、张掖、靖远等地。
介绍:京西太平鼓,分成三个区域,门头沟、石景山、丰台。
太平鼓大约出现在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开辟西域建立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积聚交汇。这时的鼓除用于战争鼓舞士气外,大多用以祭祀、舞蹈、音乐。据《玉海》记载:“羯鼓如漆桶,两头具可击”,这就是早期的太平鼓。
甘肃兰州民间艺术之粹
兰州特产二:兰州民间剪纸兰州民间剪纸是甘肃兰州的传统工艺品,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分窗花和刺绣图案两部分。
兰州鼓子是形成并主要流行于甘肃兰州地区,用兰州方音表演的传统曲艺形式,相传甘肃农村流传的以唱《打枣歌》和《切调》为主的“送秧歌”形式流入兰州后以清唱方式表演,形成兰州鼓子,时在清代中晚期。
甘肃兰州太平鼓舞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苦水高高跷 苦水街高高跷是甘肃省永登县的汉族民俗文化。起源于元末明初,到现在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
太平鼓作为兰州地区城乡人民喜爱的汉族民间表演形式之一,含有庆贺新年太平之意。
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郊区农村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小篆字体兰州太平鼓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兰州太平鼓的传说、小篆字体兰州太平鼓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