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在什么时候使用的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草书在什么时候使用的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五大书体出现时间?
书法艺术的世界里,评价一个书者有这样一句话:五体皆能。
很多不了解书法的人不太明白这里的“五体”指的是哪五体,今天就“五体”来给大家一一道来。
“五体”,指的是书法里的五种书体,分别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学过历史通识课的都知道中国传统书法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甲骨文开始,经秦汉,历唐宋,一直到元明清现。
各种字体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
金文------夏商周。
真书,魏碑,草书-----魏 (钟繇的真书也叫正书)(张旭的草书)
行书------晋朝(王羲之,王献之)
楷书------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怀素,米芾的草书)
瘦金体-----宋朝
舒体------现代
王羲之,兰亭序是什么书体?
答:兰亭集序是行书体。
兰亭集序是永和九年(公六353年),王羲之所书,记录了文人雅士及军政***在浙江兰亭会于稽山的一次聚会时和情景,吟诗作赋,共41人参加,沿小河两岸而做,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心情非常好,诗尽兴而赋,当时***彭拜,一吐为快,这种环境,只有酣畅淋漓的行书才能表达心情之通畅。
《兰亭序》的字体是行书。《兰亭序》是中国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所作散文,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兰亭序》的书法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成为“中和之美”书风的楷模。
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汉代使用什么体的文字?还用篆体吗?顺便请问篆体大致存在的时间?
秦代官方文字是小篆,但隶书已在民间广泛流行,所以汉代官方文字则是用的隶书。
楷书最早使用是东汉末三国时期的钟繇,唐代的楷书体才达到成熟。行书也是汉末魏晋时期开始出现的。据张怀 《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是说而知:“行书”是“正书”转变而成的。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殷商、西周、战国、秦、秦汉、东汉、晋、南北朝、唐时期主要字体?
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大篆)两大系统秦:小篆秦汉:初期小篆,后期隶书发展成熟,成为官方文书通用的书东汉:隶书晋:西晋楷书,东晋行草南北朝:南朝继承东晋传统,行草是书写时的主要字体,而北朝则主要使用正在不断演变形质的隶楷错变的字体唐朝:楷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在什么时候使用的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在什么时候使用的字体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