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草书是长什么样子的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草书是长什么样子的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分别产生的时间?
我国汉字字体演变的顺序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甲骨文出现在商朝,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因为考古发现那时绝大多数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因此称之为甲骨文。
金文产生于殷商到秦朝统一之前,主要是浇铸在青铜器上,因此也称为钟鼎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文字统一为小篆(因为金文又称大篆),统一后的小篆更均整美观,也便于书写。
小篆字体很漂亮,但书写起来较麻烦,于是到汉代,便产生了隶书并不断发展成熟,更易于书写了。
草书中的“草”,含有草率之意,最初的草书是章草,出现于汉末,由隶书演变而来,是隶书的快速书写方法,后来进一步发展为今草,最后到狂草。
楷书最接近于今天所用的字体,传说是三国时期钟繇整理加工而成,经过两晋到唐代,楷书发展到顶峰,出现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一批楷书高手。
行书介于草书与蒋书之间,多数人认为出现在魏晋时期(因为它应在草书和楷书之后),其最繁荣时期是东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相对而言,行书最为实用,书写比楷书便利,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因此行书至今仍是普遍受欢迎最常用的字体。
1、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金文之始,实在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距今约3300年。
3、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距今约2200多年。
4、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距今约2200年。
5、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约形成于汉末、三国时期,距今约1900多年。
6、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距今约2000多年。
7、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在汉末即有雏形,距今2000多年,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什么字体写出来的字最大气?
字典上解释,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这句话比较笼统,不够科学。给书法重新有个定义,个人认为:书法就是在书写文字的过程中,运用笔墨线条来表达情感的艺术。艺术最重要的就是“情感”两个字。
中国最好最大气的书法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是非常强烈的情感表达。现在有些人字写的非常漂亮但是没有情感,光漂亮这叫“书匠”;有的人模仿古人,写的非常像也非常好,但是没有情感,这叫“书奴”。
大气字体是草书,古代书法家狂草第一人张旭,写岀草书大气磅礴,行如流水瀑布,静如青山耸立。毛主席老人家,一生酷爱书法,犹以草书为胜,把草书与个人性格品质融为一体,字如其人,彰显伟人无与伦比的气势豪迈!
楷书和行书.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楷书最为工整(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行书较楷书而言比较潦草,也更自由,介于二者之间的叫"行楷".草书最为潦草,也最难写,草书比较有名的是唐朝张旭.还有隶书和大纂小纂,现在用的不多,却也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字体的好看与否与人们的欣赏角度有关,颜真卿为人刚直,他的字就非常厚重塌实,但很多人并不觉得他的字有多好看.赵孟頫是南宋皇室,投降元朝,他的字龙飞凤舞,非常漂亮,但也有甜媚之嫌.又如”弘一法师”李叔同,他后期的书法,一般人看上去好象是初学者的笔触,其实他的每一笔每一划都蕴藏着深沉而含蓄的力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草书是长什么样子的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草书是长什么样子的字体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