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碑文怎么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碑文怎么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颜勤礼碑》的碑文是行草吗?
不是行草。是楷书。 《颜勤礼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碑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颜勤礼碑》在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麻姑仙坛记》则在宽博中见空灵洞达之韵度,堪称颜楷的双峰并峙。
颜真卿的碑文是谁刻的?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碑铭》 ,是唐建中元年(780年)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刻立,碑文记述了颜氏家族及其仕宦经历、后裔仕途、治学经世的情况。
此碑石螭首龟座,高330 厘米、宽130厘米,四面环刻。碑阳、碑阴文字各24 行,满行47字。碑两侧文字各6行,满行52字。四面碑文皆为楷书,由颜真卿撰文并书,碑额为李阳冰篆书“颜氏家庙之碑”6字,可谓书额并称、楷篆双绝,又谓“好古之士,重如珠璧”。唐代末年此碑被弃于郊野,宋代时随《开成石经》一同被收入西安碑林。
虞仲翔碑全文及释文?
虞子龙仲翔先生,字九龙,太原人也。其先周官,晋东华阳人也。移于齐郡襄陵县。世居城南,因以为氏。父名梦天,二十五卒。母名章氏,而弱冠逝。本性沉静有志节。少失亲戚,时与学者同窗挟书山水,遁迹太行之间十馀载。既自通《易》,历《诗》、《书》、《春秋》,尤好读史书。
永徽初徵拜集贤校理,补扬州录事参军事,并知秦州事凡六任;渐至侍讲、侍读、宰相之任及无职而归山林焉。
虞子龙谨刻。
释文:
虞仲翔碑是唐代文学家和政治家虞舜所立的一块署名碑文。其中记录了他的生平事迹和家族历史。这份碑文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珍品之一。
虞仲翔碑全文如下:
南州牧吏虞公仲翔之碑
故南州牧吏虞公仲翔 之子弟修
今国之立 廉而不替其本源 此吾民族之福也
凌志选杰 冀公望骏 胸怀英猷
蜀士之冠 天下梁倚
寄迹虞府 千载谁知
生当乱世 志在苍生
义公能路 武功既成
廉吏满国 思想日新
如下:全文:世界是无限的,创造灵感的源泉也永无止境。
我时时勉励自己,要像虞仲翔一样,不断追寻新的知识,勇于探索未知的领域。
释文:这篇碑文是对虞仲翔的赞扬,他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学者,一生致力于探索新的知识和领域,不断开创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他的精神和追求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虞仲翔碑是一篇清代文学家袁枚所书写的碑文,下面是全文及释文:
虞仲翔碑
仲翔博通经史,善掌妙辞,能属文为体,运用浑厚;出谷迥异,初志端方;秉性温良,诚厚简易。世称其文辞如潮,而能兼具文理之精义。
夫人才非一途,盖有峰回路转,波澜壮阔。仲翔幼好诗赋,及至弱冠,兢兢业业,久思大成;遂以文章清丽、意旨高远、章句谐和,获得当时名士的钦佩与推崇。
然性情恬淡,不尚权势,顾盼间,知己如珠,交游如水,在人生的价值取向上,更多地倾向于自我完善和自我净化的内在追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碑文怎么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碑文怎么写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