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法中楷书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书法中楷书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楷书的字体?
楷书,汉字的一种字体,也叫楷体、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也是一种官名。《新唐书·百官志二》书中记中书省史馆有楷书二十人,写国史楷书十八人。楷书作为官名也称作楷书手,掌缮写之事,在同一机构中并置,因具体分工有所不同。《通典·职官二十二》记楷书手为流外勋品官。宋代无楷书手之称,惟称楷书
楷书风格?
楷书分为四种风格,指欧体、颜体、柳体、赵体。欧体楷书法度严谨,笔力险峻,世称“唐人楷书第一”。颜体楷书端庄雄伟,气势开张,世称“颜体”。柳体楷书清健遒劲,结体严谨,笔法精妙,笔力挺拔,世称“柳体”。赵体楷书圆润清秀,端正严谨,又不失行书之飘逸娟秀,世称“赵体”。
1、唐朝欧阳询(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楷书《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
2、唐朝颜真卿(颜体):代表作楷书有《东方朔画像赞》、《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中兴颂》、《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行草《祭侄文稿》、《论座帖》等。
3、唐朝柳公权(柳体):代表作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刘沔碑》、《金刚经刻石》、《李晟碑》、《回元观钟楼铭并序》、《冯宿碑》、《苻璘碑》、《魏公先庙碑》等。
4、元朝赵孟頫(赵体):代表作《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
楷体和楷书有什么区别?
二者不一样。
1、形态不一样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结构严谨、字形定型,章法上多取直行直势,点画布局上布白精密,结体紧凑,重心的安置、笔道的长短、正斜、交笔的角度十分规范。正楷将楷书的体势、点画变得圆转连带、变化多样。正楷结字也很自由,字的笔画可依据不同连笔位置的需要作出灵活多样的变化,书写快捷,不需停笔、顿笔更长的时间。
2、用笔不一样
楷书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中,提笔、顿笔、转笔等运用要求严格,书写要平稳,有轻重提按、入锋回笔等具体要求,且不可以随意改变。正楷的用笔则灵活、方便,一般不需要逆锋、顿笔、停笔等严格的运笔,不强调用笔中更多的提按、笔画形态,只要求笔道流畅,便转合理,行笔巧妙。
3、笔顺不一样
一般情况而言,楷书的笔顺是不可以改变的,改变笔顺极容易造成笔画书写不到位,使字形走样,影响书写效果。正楷的笔顺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实际需要,个别地方由于书写到具体部位时,笔画的连结、萦带、减省等使字形变化,相应的笔顺也随之改变。
4、笔数不一样
写正楷的过程中,个别时候由于连带的需要,加上个别笔画的替代和减省,很多笔画自然地连在一起书写,笔数会比楷书有所减少。
楷体和楷书是有区别的。具体区别如下:楷体可包括美术字,如印刷字体的仿宋字、黑体字也叫楷体字,楷体字横平竖直,布白均勻,千字一面,状如算子,无书法审美。如宋楷三号字,五号字等。而楷书是属于书法范畴的。如四大楷书大家颜柳欧赵,他们的字都是书法,是有书法审美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法中楷书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法中楷书字体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