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褚遂良楷书书法字体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褚遂良楷书书法字体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褚遂良字是什么书法?
褚遂良是什么书法,褚遂良呢,他是唐朝的大书法家,这个褚遂良的这个褚体呢,他这个和这个颜真卿呢,柳公权还有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家非常厉害。所以说呢,我们那个要努力学习褚遂良的这个字,他的字非常的瘦劲,而且他的字的代表作雁塔圣教序,还有大字阴符经,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我们去探究。
8个字形容褚遂良的字体?
典雅、华贵、丰满和情韵的成熟的美。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
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得到唐太宗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司空长孙无忌同受遗诏辅政。唐高宗继位后,升任右仆射,册封河南郡公,历任同州刺史、吏部尚书,累迁右仆射,参知政事。反对册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神龙革命后追赠右仆射,谥号“文忠”。天宝六载(747年),配享唐高宗庙庭,累赠太尉。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本名
正楷。其书体学的是王羲之、虞世南、欧阳询诸家,且能登堂入室,自成体系。其特色是善把虞、欧笔法融为一体,方圆兼备,波势自如,比前辈更显舒展。
褚遂良,唐朝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
楷书雁塔圣教序是颜体字吗?
楷书雁塔圣教序》是颜体字。
《雁塔圣教序》楷法谨严,笔划变化丰富,奠定了颜体横细竖粗的用笔特点。其结字端庄大气,丰腴宝满,是颜真卿四十多岁时书写的作品,该作品已确立了颜体字在盛唐时期的地位。因其用笔入规蹈矩,结字美观而端庄,对后来的楷书发展影响很大。
不是颜体。《雁塔圣教序》是唐代褚遂良的书法,楷书,共1463字,共二石,均在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前石为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太宗李世民撰文;后石为记,全称《***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唐高宗李治撰文。《雁塔圣教序》是最能代表褚遂良楷书风格的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褚遂良在书写此碑时已进入了老年,至此他已为新型的唐楷创出了一整套规范。在字的结体上改变了欧,虞的长形字,创造了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的字体。
楷书雁塔圣教序不是颜体字。它是褚遂良(初唐四家)之一所作。雁塔圣教序,刻于唐永徽四年(653年)共21行,每行42字,原立于陕西长安(今西安)大雁塔下,为诸遂良代表作之一。此碑是诸遂良58岁时所书,是其盛年杰作,此碑婉媚遒逸,如铁线结成。好评如潮,风靡天下。
褚遂良书法不足之处?
褚遂良的字用来写大字,效果就没有“欧颜柳赵”的书法大气了,这也是褚遂良书法的的一些局限的不足。
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不被前辈们多抑制,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27]对唐代乃至后世书法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褚遂良楷书书法字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褚遂良楷书书法字体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