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O前再完成一轮融资。
来源:IPO早知道
一接近小红书的投资人表示,小红书在启动IPO前***再进行一轮融资,“基本上也就是crossover轮,顺利的话将于明年上半年全部close”。
事实上,早在2021年上半年,包括小红书在内的一批“MAU达数千万甚至上亿”的互联网平台公司均在美国进行投资者路演。数位基金经理彼时向‘IPO早知道’透露,小红书的路演反馈“相当不错”。不过,受限于突发***,小红书未能如愿于2021年第三季度在美挂牌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那一批曾筹备在美IPO、并已向SEC秘交的公司中,小红书是截至目前为数不多的、尚未重启境外IPO的公司——Keep等公司已顺利登陆港交所,另有数家公司即使暂未完成挂牌上市、至少已递交招股书。
另据彭博日前报道称,小红书今年或将实现约5亿美元的净利润,远高于今年年初公司自己预期的5000万美元的净利润。
不可否认的是,在当前市场的估值体系下,“自我造血能力”的优先级远比两年前高得多——一方面,市场上中后期基金的出手数量和资金量级大幅减少;另一方面,香港市场一向以来更青睐具有一定盈利的企业,譬如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消费品公司。
即使市场对平台公司的盈利要求没那么高,但“烧钱换增长”的逻辑在当下基本已不再成立,持续的盈利能力已成为各家“超级独角兽”企业的首要目标——以正在冲刺港股的货拉拉为例,其在今年上半年就收获了1.5亿美元的调整后净利润。在完成IPO前最后一轮融资时,货拉拉的估值约为130亿美元。
2021年年底,小红书曾完成一轮以老股东增持为主的融资,投后估值超200亿美元;今年9月,The Information援引3名消息人士称,红杉中国今年早些时候通过几笔交易以约140亿美元的估值收购了小红书的股份。在此之前,红杉并不持有小红书的股份。
鉴于小红书今年预计达到的利润规模以及过往小红书管理团队在融资过程中的“强势表现”, 小红书新一轮融资的估值显然并不会低。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小红书过去一段时间不断在强调自己的商业化能力——无论是种草的价值、还是搜索的价值。
毕竟,长期以来社区产品的商业化能力一直饱受质疑。作为一个成立10年、DAU过亿、但商业化仅4年的社区产品,如何更好地讲述自己的商业价值,才是获得更多潜在投资者认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