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楷书字体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楷书字体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欧体楷书多久可以写的精致?
不知道你说的精致是个什么标准?我理解至少应该符合楷书书法的基本规律,笔画有力、结体严谨、章法合理……。
但因个人禀赋、努力程度、学习方法的差异,达到大体相同的水平需要的时间又不尽相同。天分好的,学习方***确、又有内行人指教,自然事半功倍。闭门造车,埋头苦学也不是一无所成,但时间肯定长些。就一般规律而言,楷书能把通篇字写的大小、风格一致,没有10年功夫达不到。目前都年过花甲、且生于书法世家的国内欧楷名家田英章、田蕴章兄弟都是从3、4岁开始练习,几十年临池不辍,才达到现在的水平。楷书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楷书萌芽于秦汉时期。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程邈创立的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
即楷书的萌芽期——秦汉;
楷书的发展期——魏、晋、南北朝;
楷书的繁荣期——隋、唐、五代;
楷书的守成期——宋、元、明、清。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楷书也是一种官名。《新唐书·百官志二》记中书省史馆有楷书二十人,写国史楷书十八人。楷书作为官名也称作楷书手,掌缮写之事,在同一机构中并置,因具体分工有所不同。《通典·职官二十二》记楷书手为流外勋品官。宋代无楷书手之称,惟称楷书。
楷书又叫真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书体之一,按照朝代分他它包括魏碑和唐楷,按照大小可分为大楷、中楷和小楷。因为楷书字型规整,适合作为初学者的楷模,所以被称为楷书。楷书是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来的一种书体,最初形成于东汉时期,而据史书记载,最早楷书是由王次仲所创造。著名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的著作《书断》中说:次仲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中初,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从这句话中也能看出,王次仲是东汉时期的人。
而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书迹来看,最早的楷书当属被称为楷书之祖的钟繇的楷书,钟繇字元长,三国时期魏国人,善书法,尤其是楷书。
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被称为“五表”的小楷作品《力命表》、《贺捷表》、《宣示表》、《调元表》、《荐季直表》。虽然真迹早已失传,但是从现存的宋拓本中依然可以一睹“楷书之祖”的风***。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分别产生的时间?
1、甲骨文是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2、金文之始,实在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距今约3300年。
3、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距今约2200多年。
4、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距今约2200年。
5、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约形成于汉末、三国时期,距今约1900多年。
6、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距今约2000多年。
7、行书出现的时间大约同八分楷法差不多,在汉末即有雏形,距今2000多年,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楷书字体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楷书字体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