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新能源车电池衰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新能源车电池衰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电动汽车电池衰减到80%还能用吗?
动力电池衰减到80%报废是不对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衰减到80%以下,不是动力电池就报废了,即便是不适宜于用于驱动纯电动汽车,作为梯度利用,用于储能还是很好用的。
这里有一个误区,续航两百公里,如果是NEDC那个不靠谱的标准。那么实际上最大续航也不到一百八。考虑到气温、车速等因素,那么实际使用中,一百公里就要考虑去充电了。那么衰减掉20%的后,所剩的有效续航里程就更低了,实际上已经不适于用在纯电动汽车的工况下了。这一点,我15年开始接触纯电动汽车的时候,使用的众泰云一百,就是这个续航水平的车辆。
电池损耗国家标准?
当前,新能源汽车负责储能的动力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它的可放电量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和充电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步下降,这就是电池的衰减。根据行业标准,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初始容量的80%以下后,电池使用寿命终结,应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进入梯次利用环节。
电池性能、质量和使用寿命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的基本体现,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为促进电池产品质量的提升,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2015年4月22日四部委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提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对消费者提供动力电池等储能装置、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质量保证,其中乘用车生产企业应提供不低于8年或12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的质保期限,商用车生产企业(含客车、专用车、货车等)应提供不低于5年或20万公里的质保期限。”根据该通知精神,从2016年1月1日起,各新能源车企将生产的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动力电池的质保期限,调整为不低于8年或12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部分车企甚至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直至目前,动力电池执行的依然是这一最低质保期限。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也逐渐增长,所以对于相关产业的管理也日趋规范。其中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衰减目前只是有规定的时间和公里数质保标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电池衰减度标准。
目前根据国家工信部规定,从2016年起乘用车生产企业对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必需提供8年或12万公里质保(以先到者为准)。这也就意味着车企对于自己生产的动力电池应该以此为限进行质保,而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默认的动力电池衰减一旦达到百分八十左右就需要进行动力电池的更换,这点虽然没在国家官方指定标准上标注出来。但是在目前的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算是约定成俗的标准,所以也需要各家车企遵守。
而造车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衰减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本身的动力在充放电过程中的电池内部元素造成惰性,另一方面这是电池内部的锂元素本身所存在的衰减性。而这些方面都和用测习惯和充放电习惯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所以如果消费者不想要动力电池衰减过快的话,那么一定要多家注意。而且随着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和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未来将会针对于动力电池衰减制定更为准确的管理标准。

总而言之,目前关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衰减性的管理标准虽然不全面,但是好歹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让消费者和车企遵守,但是毕竟新能源汽车算是一个新兴产业,所以在未来如何针对电池衰减管理还是更加考验国家有关部门的管理经验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新能源车电池衰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新能源车电池衰减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